日历

« 2024-4-18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4  >>
    2011-8-5   孙峻: 史诗《出埃及记》的叙述张力

    史诗《出埃及记》的叙述张力

    孙峻


      史诗产生于民族形成时期,叙述了民族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传说,它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产物,是民族精神的结晶。钟敬文认为“史诗,是民间叙事体长诗中一种规模比较宏大的古老作品。它用诗的语言,记叙各民族有关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等重大事件,所以,它是伴随着民族的历史一起生长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民族史诗,往往就是该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

      史诗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文化典籍统一于特定的范例之中,并以此为基础在民族中一代代传诵。通过这些范例,诵者激发了受众的民族感情,形成了文化认同。这些范例构成了诵者与受众之间的张力。口传史诗的新发现和《圣经》文学的研究使《圣经》中史诗传诵的构型研究一步步深化。利兰&#8226;莱肯认为《圣经》中,伟大史诗《出埃及记》的讲述范例有主题、典型场景、英雄人物和超自然力量,这些范例共同构成了《出埃及记》的史诗张力。

      一、叙述范例之一:以游历为主题

      游历是史诗的主要故事型式,《吉尔伽美什》和《奥德赛》都是在异国他乡的游历。在游历中,两位部族首领经历了种种考验,接触了神祗,学会了矜持,对生命和自身都有了新的认识,找到了家的意义,领会了乌鲁克和伊萨卡的真正文明法则。

      史诗《出埃及记》则叙述了以色列人摆脱埃及人奴役,从世代居住的富饶地区歌珊前往应许之地,在荒野上游历的历史。以色列人的精神在艰苦环境下一次次受到考验,接受了神祗的法规。在摩西带领下游历是以色列人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观念,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和直线性。

      游历的民族性通过摩西的三次人口普查得以彰显。史诗《出埃及记》突显以色列的..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88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11-8-5   盛韵:西尔弗斯谈《纽约书评》

    西尔弗斯谈《纽约书评》

    盛韵


      《纽约书评》以其“毫不遮掩的精英主义”定义了英语世界近半个世纪的智性讨论。《华盛顿邮报》写道:“通过刊登深刻的长篇书评,编辑们对抗了浅薄之风和名流崇拜。”《卫报》称其“学术性强而不迂腐,一丝不苟而不干瘪”。趁游走美国之际,笔者在《纽约书评》的编辑部采访了创始人暨主编罗伯特·西尔弗斯(RobertSilvers)先生。

      从1963年创办至今近半个世纪,您觉得《纽约书评》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知识界和文化界?
      
      西尔弗斯:请允许我先简单回顾一下《纽约书评》的创立过程。《纽约书评》创立于1963年,当时纽约出版界大罢工,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没有启动资金也可以办一份刊物——报纸在罢工,所有出版商都很焦急,书出了也没有地方登广告。杰森·爱泼斯坦(JasonEpstein,时任兰登书屋副总裁——编按)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要求所有的出版社都得在我们的新刊上投放一页广告,他们的确也这样做了。于是我、爱泼斯坦夫妇(杰森和芭芭拉)、洛威尔夫妇(罗伯特和伊丽莎白)一起,邀请我们认识的最优秀的作者在三周内写出最优秀的书评,没有稿酬,就是为了说明一份好的书评杂志应该是怎样的。当时玛丽·麦卡锡(MaryMcCarthy)、诺曼·梅勒(NormanMailer)、罗伯特·洛威尔(RobertLowell)、威廉·斯泰伦(WilliamStyron)、杜鲁门·卡波蒂(TrumanCapote)、戈尔·维达(GoreVidal)等许多重要作家都为我们免费写了稿,书评内容从经济、数学到小说不等。报纸一出街马上被抢购一空,我们有了信心,又筹了些钱继续下去,接下来的一期有埃德蒙·威尔逊(EdmundWilson)的“..

    [阅读全文]  2011-8-5 12:02 - 冬雪儿 - 828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8-5   [转载] 穿越语词黑洞,回忆抵达身体——赫塔·穆勒的图文诗试解

    穿越语词黑洞,回忆抵达身体——赫塔·穆勒的图文诗试解

    作者不详 / 李双志译


    一、世界从一把剪刀开始

    是的,这不是用笔写下来或者用键盘逐字逐句敲出来的诗。剪刀和胶水才是“作案工具”。作者自己是如此来描述她创作这些图文诗的过程的:“它们对我来说也越来越成了文学手工活儿。我让自己做这样的实验,看我能不能做到,还能不能继续这么做。我从来没办法写一首诗,没办法就这么坐下去,用手拿起笔。但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当我把这些印刷出的字词剪下来搁在桌子上的时候,它们就飞到了一起,变成了一个故事。”

    的确,这里的每一个字,甚至有时候是单个的字母,都是从现有的杂志和报纸上剪下来的。这样一来,它们也就被拽出了原来那个或义正言辞或喧哗扰攘的媒体世界。它们身上原本被附加的种种意义关联也随之被剥离,仿佛是拿剪刀的人脱去了它们司空见惯的外壳,让它们以自己的肉身进入了一个似乎与现实完全隔离的异度空间。而那些时而浮在上方,时而镇在下端,有时居于一侧,有时又横插进来的图像也是用现成的照片或者图片剪出然后拼贴成的:有的只是简单形体的剪影,有的是两三个物象的穿插,也都完全与现实发生了分离,产生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变形和组合。这个由文字和图像共同构成的世界,乍看上去已经是色彩斑斓而光怪陆离;如果仔细读去,那些剪贴出的文字描述的也是让人一时摸不清头脑的情景:非要让理发师理发的秃头,死而复生的邻居,行为乖谬而语言怪诞的父母,杂乱交织的动物、身体器官、机械物品和各种职业的人。我们仿佛又面对着一个爱丽丝漫游过的奇境:现实中的常规逻辑完全失灵;形体和空间都可以互相穿越和转换;一个个奇异的景象骤然出现,前后似乎毫无关联。然而,虽然爱丽丝也经历了种种让人心惊胆寒的凶险,但是她的历险终归是一个关于..

    [阅读全文]  2011-8-5 12:01 - 冬雪儿 - 84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11-8-5   思郁:“美国三部曲”中的背叛情结

    “美国三部曲”中的“背叛情结”

    思郁


    美国牧歌,【美】菲利普·罗斯著,罗小云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我嫁给了共产党人,【美】菲利普·罗斯著,魏立红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人性的污秽,【美】菲利普·罗斯著,刘珠还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菲利普·罗斯的三部作品《美国牧歌》(1997)、《我嫁给了共产党人》(1998)和《人性的污秽》(2000),与其说是“美国三部曲”,倒不如干脆说是“背叛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分别对应了美国的不同时期:激情洋溢的六十年代、充满恐怖疑云的五十年代以及政治丑闻娱乐化的九十年代。这不是罗斯第一次书写政治意味浓厚的作品,但是他以如此密集的方式连续关注不同时代中的精神面貌,在其中倾注如此的精力和思考,还是有些令人意外。当然,美国的时代精神,只是这三部曲表面的共性,我从中所得到的印象却是在时代精神的观照下,那些被卷入时代风暴中的普通小人物一次次陷入背叛的漩涡时代悲剧。

    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很多悲剧都具有史诗性,但是偏偏在罗斯的作品中,读者都很难读到一种史诗性的描述,就连那些描写大时代的作品也仍然是普通个体者的眼光和写法。三部曲中,有个共同的人物,就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作家内森·祖克曼。他是这三部小说的叙述者,旁观者,也是不同阶段历史的见证者。这个人物的设置时而是个儿童,时而是个作家,时而是个身患前列腺炎的普通老人。他连起了三个故事,也串起了美国的历史。我们不知道内森有多大程度上是作家罗斯的身影,但是从他断断续续的回忆中,我们才能察觉到他是有意造成这种时代的断裂感。这是一种高明的叙述策略,换句话说,罗斯从不“讲述”,他只是“叙述”——两者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被整合规整过的故..

    [阅读全文]  2011-8-5 12:01 - 冬雪儿 - 193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托尔斯泰: 琉森

    琉森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琉森,是瑞士州的一座古城,也是最浪漫的一个地方,各国的游客都向往这个地方,因为在这里可以看见世界上最壮丽的风景之一。我于7月7日晚来到这个地方,住在这里最好的一家旅馆——瑞士旅馆。

      我上楼打开临湖的窗子,这里的湖光山色和天宇之美,真使我心旷神怡。但是湖边的建筑和人为的设施显得多么不协调呀。我有意眺望远方,避开这些有煞风景的东西。

      晚上就餐时,大家都端坐在富丽堂皇的大厅里,默默无言,几乎听不见刀、叉的声音,个个板着死气沉沉的面孔。每逢吃这顿饭,我都感到非常压抑,我觉得奇怪,他们为什么要放弃人跟人互相交谈这样一种人生乐趣呢?

      与往常一样,还没吃完最后一道点心,我便走了出来,沿着狭窄、肮脏的街道走去。当我返回旅馆时,一种奇妙的音乐声飘了过来,顿时使我精神为之一振。我快步向前走去,看见凉台上站着一群盛装艳服的男女在听一个矮小的人弹六弦琴,他边弹边唱,那低微而愉快的声音,显示出他有很高的才能。弹唱完毕,他向那些先生、太太们要钱,但他们却无动于衷,甚至冷酷无情地笑他。那歌手无奈,挥了挥帽子,快步向市内走去。

      我感到痛苦、忧郁,似乎有一种沉重的、无法摆脱的东西压在我的心头。我看见一家子英国人,他们悠闲自得的傲慢神情使我突然明白了刚才象石头似地压在我心头的东西是什么;我对他们感到一阵说不出的愤怒。我在那英国人身旁走了两次,每次都故意不给他让路,而且用手推开他,这使我感到快意。

      我追上那歌手,请他到瑞士旅馆喝酒。招待我们的侍者,把我们让进一间接待普通人的酒吧间里,歌手边喝酒边叙述他的生平:他是意大利阿尔高维人,父母早年去世,他以前学过木工,后来手害了骨疽病,不能干活,便开始弹琴,他每年..

    [阅读全文]  2011-8-5 12:01 - 冬雪儿 - 1973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8-5   中国散文学会: 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散文大系》的通知

    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散文大系》的通知

    中国散文学会

      为填补当代散文领域的空白,建立当代散文资料与阅读文库,全面展示我国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成果,中国散文学会继成功编辑出版《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后,现决定启动《中国散文大系》编辑出版工作,与之配套。

      《大系》从 “抒情”、“旅游”、“军旅”、“叙事”、“景物”、“哲理”、“女性”等方面分类,全方位展现当代散文的丰富内涵和多彩面貌,她是当代散文界创作成就的一次大检阅。现《旅游卷》、《军旅卷》、《抒情卷》、《女性卷》的征稿工作已正式启动,自即日起面向海内外散文家及作者征稿,相关事项如下:

      一、 主编单位:中国散文学会

      主编:周明、王宗仁、红孩,其中,周明主编《旅游卷》;王宗仁主编《军旅卷》、《女性卷》;红孩主编《抒情卷》;

      二、作品内容:各类抒情(包括亲情、爱情、友情)、旅游、军旅及女性散文作品。其中女性散文以主要“女性写,写女性”为原则。

      三、作品要求:①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内涵丰富,文笔流畅,语言精练、生动,音律优美,情感真挚;②每人、每类各限寄作品1-2篇,以1000-3000字为宜,最长不宜超过5000字;③凡发表过的作品均需注明发表时间、刊物名称;④所投稿件均需在作品左上方注明“抒情”、“旅游”、“军旅”、“女性”字样;⑤作品可用打印稿或方格纸稿抄写,欢迎电子投稿;⑥所有来稿一律不退,自留底稿。

      四、选稿原则:由中国散文学会领导、散文家、作家、文学评论家组成评选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所有作品进行初选、复选、终选工作。并最终评选出数位最佳散文创作奖。

      五、《大系》属于本会的一项重点工程,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及时代意义。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先生作总序,采用16开本精装出版,海内外发行。不向入编者收取任何费用,亦无稿酬和样书。所有入选作者均颁发证书。

    ..

    [阅读全文]  2011-8-5 12:01 - 冬雪儿 - 75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11-7-5   儒帅哲师:后现代小说大师博尔赫斯

    迷宫中的追梦人——后现代小说大师博尔赫斯

    儒帅哲师

      一、

      20世纪的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涌现出了十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中以加西亚•马尔克斯最令人瞩目。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不仅风靡一时,更影响到20世纪末的中国先锋作家们的“寻根文学”。但时过境迁,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之初。当初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已经成为文坛过往的佳话。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文学借阅室和阅览室里,再也找不到多少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踪影。倒是一位既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阵营的阿根廷作家,那一本本薄如小册子的诗歌、散文、小说作品集,依然引人注目。或许不用我说,大家都会想到,他就是20世纪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早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成名,其作品的经久耐读程度,也远远的超过了他们。就如同纳博科夫成名早于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其作品的魅力又远超他们一样。作为他们的弟子,科萨特尔和品钦,虽然也是南北美洲最重要的作家,但终究比起他们的老师,稍逊一筹。我们很难把博尔赫斯和纳博科夫划入哪个具体的文学流派,因为他们作品的风格和表现的思想,实在过于纷繁复杂,进入他们的文本世界,无疑等于进入了没有出口的巨大迷宫。但是若能迷失于其间,亦是一种乐趣。不管怎么说,提到20世纪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其代表作家非此二位莫属,如果还有一位能与之媲美的话,那就只有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了。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被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三巨头,是当之无愧的。他们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就如同普鲁斯特、乔伊斯和卡夫卡之于现代主义一样。

      在这三位作家之中,纳博科夫精于长篇,卡尔维诺长于中篇,博尔赫斯则以短篇享誉世界文坛。

         二、

      博尔赫斯生于18..

    [阅读全文]  2011-7-5 06:48 - 冬雪儿 - 190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青骑士:读莱辛的《金色笔记》

    不安宁的下午茶——读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

    青骑士

    最近有幸读了一部长篇小说——《金色笔记》。该书作者即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今年已八十八岁高龄,当然,这部小说早在1962就已发表。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化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颁奖词还提到莱辛小说《金色笔记》,“在二十世纪那些描述男性女性关系的作品中,是开创性的。”有意思的是,这部雄心勃勃的女作家的顶峰之作,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评论家们认为是风起云涌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奠基石,而作者却否认自己是女权主义作家,称《金色笔记》的主题其实是“精神崩溃”。

    莱辛1919年10月生于伊朗,父母都是英国人。1939年至1949年,莱辛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育有3个孩子。1950年,她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青草在歌唱》并因此在文坛崭露头角。随后又陆续发表了《暴力的孩子们》,《金色笔记》(代表作),《黑暗前的夏天》,《第五个孩子》等。莱辛是一位多产的作家,除了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等其他体裁的作品。她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在非洲的亲身经历,以独特的自传体风格著称。作品题材涵盖了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冷战、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和青年暴力等问题。

    《金色笔记》是一本极易引起歧义的鸿篇巨制,被认为是妇女解放运动的一块里程碑,书中部分传统叙述章节皆以“自由女性”为题,女作家安娜·伍尔夫分别在写作、家庭、政治和个人情感诸方面挣扎而形成的黑、红、黄、蓝四本笔记散布其间,成了一个迷惘不安灵魂的多彩反光,而全书最终以金色笔记作为对四本笔记,也是对安娜整个人生的一个总结,当然也不乏对新生活的一种极为隐秘的预期……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大结构,整个布局,都显示出作者的独具匠心,而结局又是开放性的,极具现代意味的,使这部原本题材混杂莫辨,思路多样,情节叙述繁..

    [阅读全文]  2011-7-5 06:48 - 冬雪儿 - 193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格拉斯: 回顾《铁皮鼓》创作历程

    回顾《铁皮鼓》创作历程

    君特·格拉斯

      1952年春夏季节,我搭便车漫游法国。那时,我无以为生。我在包装纸上作画,不停地进行创作,笔下的语言一泻千里,使我无法自制。我模仿他人写了许多诗歌,还写了一首显露才华的长诗,诗中,奥斯卡·马策拉特(长篇小说《铁皮鼓》的主人公———译者)(在他取得这个名字之前)是以圆柱圣人的身份出现的。 

      奥斯卡是个年轻人,而且还赶时髦成了个存在主义者。他的职业是泥瓦匠。他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任性,而且偶然变得见多识广起来。他动辄旁征博引。富裕生活还未开始,他就已经对它感到厌倦———他简直对富裕生活感到恶心。因此,他在那座无名小城中心砌了一个高高的圆柱子,他坐在上面,并用链条把自己拴起来。他母亲一个劲儿责骂他,可是一到吃饭时,她就用长木棍把饭盒递上去。她试图把他引诱下来,一群神话般装束的少女齐声唱歌声援她。柱子周围人群熙熙攘攘,朋友们和对手聚拢来,形成人海一片,个个仰望着他。

      他,圆柱圣人,俯视着,似乎超脱了一切,泰然自若地不时变换双腿的姿势以支撑重心。他找到自己最好的角度,做出充满隐喻色彩的反应。

      这首长诗未写成功,不知丢到了什么地方。

      同年晚夏,我离开法国南部,途经瑞士,回杜塞尔多夫。途中,我第一次遇上了安娜,圆柱圣人也在这时被搁了下来。一天下午,偶然一个平平常常的机会,我在众多喝咖啡的大人中间,发现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小孩胸前挂着铁皮鼓。引起我注意,并一直保留在我记忆之中的是:那个三岁的小孩对他的玩具流露出专注忘我的神情,他毫不理睬边喝咖啡边聊天的大人们,好像大人世界不存在似的。

      这个“发现”整整闲置了三年。我从杜塞尔多夫迁到柏林。在柏林,我再次遇到安娜。一年后,我们结婚。

      1956年,我和安娜离开柏林去巴黎。我们一无所有,但也无忧无虑。我们随身携带的只是大叠的材料、粗略的打算和明确的抱负:我想写我的小说..

    [阅读全文]  2011-7-5 06:48 - 冬雪儿 - 189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龚伟: 看斯蒂芬·金怎么写吸血鬼

    看斯蒂芬·金怎么写吸血鬼

    龚伟

    斯蒂芬·金创作多产,屡获奖项的美国畅销书作家,写过剧本、专栏评论,曾担任电影导演、制片人以及演员。

    以恐怖小说著称,是当今世界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好莱坞制片商的抢手货。在他32岁时,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

    斯蒂芬·金绝对是当代类型文学的传奇人物,这位从不担心自己会江郎才尽的作家一路走来如此顺利,多半归功于他那出色的想像力和勇于挑战不同类型的魄力。试想一下,如果传说中的鬼魅跨越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悄然进入美国某个新英格兰地区小镇兴风作浪,将会发生什么?斯蒂芬·金的解答是:构建一座缅因鬼镇,一个充满恐怖气息的人间地狱,这就是《撒冷镇》。《撒冷镇》出版于1975年,此前一年斯蒂芬·金刚刚以《凯丽》一书成名,乘热打铁并以书写来维持生活当然是创作的源起之一,事实上正是因为七十年代持续的优质高产才奠定其大师的地位。在这部近30万字的小说里,斯蒂芬·金施展浑身解数,写出了一个接一个充满邪恶气息的惊悚桥段,让人不寒而栗却又不忍释卷。在小说里,年轻作家本·米尔斯童年时曾在耶路撒冷林苑镇留下一段不堪的记忆,成名之后旧地重游,试图在小镇进行创作的同时解开困扰自己多年的梦魇,与美女苏珊不期而遇让一切都那么正常,似乎幸福触手可得,殊不知一场灾难即将临近。先是墓园猎犬被残杀,失踪、死亡旋即接踵而来,少数理智尚存的人惊觉到恶魔侵入却孤立无援,面对俯瞰小镇且阴森可怖的马斯登老宅,是为了生存而奋力抗争?还是为了正义而果断出手?或是两者兼有?

    众所周知,吸血鬼题材是西方文化独特的文学类型,在这一类型条目之下,拥有诸多名家名作。我想斯蒂芬·金在奠定个人创作风格时也曾考虑过这一问题,因此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是关键。值得庆幸的是,斯蒂芬·金找到了个中诀窍,《撒冷镇》绝对是一部让人心慌意乱的超自然小说,只存在于古老传说的邪..

    [阅读全文]  2011-7-5 06:48 - 冬雪儿 - 209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阿迪切:不屈服的历史学家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1977年9月15日出生于尼日利亚南部城市埃努古。阿迪切先是在尼日利亚大学学习医药学,后转至美国,在东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学习传媒学和政治学。她还在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创意写作的文学硕士学位。

    阿迪切写过诗歌和剧本,并时有短篇小说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多次获奖。2003年,她的首部长篇小说《紫色木槿》(Purple Hibiscus)出版,故事以一个15岁的孩子坎比利·阿切克的视角,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尼日利亚的政治骚乱。小说入围2004年橘子小说奖,并获2005年英联邦作家奖。

    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半轮黄日》(Half of a Yellow Sun,2006),讲的是尼日利亚内战爆发前和期间的事。小说获2007年橘子宽带小说奖。

    2009年,阿迪切的小说集《你脖子上的东西》(The Thing Around Your Neck)出版,集子里共有12个故事,大多与作者本人的成长、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关。该书入围2009年约翰·卢埃-里斯纪念奖和2010年英联邦奖。

    《不屈服的历史学家》(The Headstrong Historian)原发表在《纽约客》上,获2010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编者

    [阅读全文]  2011-7-5 06:47 - 冬雪儿 - 283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傅小平:三岛由纪夫:存在与美的悖论

    三岛由纪夫:存在与美的悖论

    傅小平

    三岛由纪夫是独特的:他那关于生命与死亡的美学思想振聋发聩;他那剖腹自杀的过激行为惊世骇俗;而他的作品更以其深邃怪异,自成一体,独具魅力。读他的小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往往不是深刻的叙述思想,不是独特的创作技巧,也不是作品中的语言、情节、人物。我们为之倾心的却是他那匠心独运的美:原始的美、野性的美、毁灭的美、堕落的美…… 三岛的文学“大都面向怪异的世界。他用自己的颠倒的结构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的美与虚幻的美的交汇点上来创造他的艺术。”[1]

    《金阁寺》是三岛的代表作。它代表了“三岛文学的最高水平” [2]是“三岛美学的集大成”[3]在这部作品里,三岛把他毕生为之倾心的美的境界推到了极致,他撷取一僧人焚烧金阁寺的历史事件作素材,藉以建构他的艺术世界。在这里三岛绝不是刻意去制作一个真实历史事件的翻版。恰恰相反,他选中这样的内容是力求让焚烧国宝这种“得不到社会容忍和许可的行为再生,给它作为一种美的存在而赌以自己的存在。”[4]他注入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以化腐朽为神奇的笔力,创作出了这样一部真正撼人心魄的作品。

    读过《金阁寺》的人都会为主人公沟口放火烧毁金阁这一事实感到震惊,我们惊异于这样一种近乎病态的行为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沟口烧掉金阁寺是企图占有它的美呢,还是毁灭它的美;是为了象征性地毁掉自己,还是借此一劳永逸地自我拯救?美到底是什么,美是否只是一种神奇的幻象,它存在于彼岸的世界,我们执着于美的同时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步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美的存在是否就是美的毁灭;是否有一种美的意志,它超越于理性与信念之上…… 纠缠于这存在与美的悖论里,我们犹如步入了博尔赫斯“交叉花园的小径”似的迷宫里,惟有集聚全部的力量来演绎一次精神的突围。

    自然,我们首先会把目光引向金阁,它是整部作品中的一个主导意象,它就象卡夫卡笔下的“城堡”那..

    [阅读全文]  2011-7-5 06:47 - 冬雪儿 - 86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7-5   李美丽: 罪恶·悲剧·救赎—莫里亚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罪恶·悲剧·救赎—莫里亚克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李美丽

      摘要:在现代主义思潮迭起的二十世纪,莫里亚克既坚持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又融合了现代主义观念和宗教思想,以家庭为舞台展示了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时代背景下人的罪恶,深入挖掘罪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灵与肉、善与恶、沉沦与复活的痛苦挣扎中具有了悲剧精神并最终获得了宗教上的救赎。莫里亚克的创作既继承前人,又开拓创新,为西方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了不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西方文学史上,人与物的关系一直为作家们所关注、探讨,二者的关系决定着人的生存处境,他们之间的斗争角逐也最终使人一步步从主人沦为奴隶。自从古希腊确立西方人本主义文化传统以来,西方人始终在为自己的中心主宰地位而奋斗、反抗,始终是物质的主人。但他们仍然看到了物质金钱的罪恶,并有所表现,如古罗马喜剧《一罐金子》 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 莫里哀的《吝啬鬼》等都揭示了金钱物质对人的腐蚀、对人与人关系的玷污。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控诉道,“人间再没有像金钱这样坏的东西到处流通,这东西可以使城邦毁灭,使人们被赶出家乡,把善良的人教坏,使他们走上邪路,作出可耻的事,甚至叫人为非作歹犯下种种罪行”。然而,这些批判与反思毕竟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记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对物质文明的赞扬和对人物欲的肯定。十九、二十世纪是物质文明繁荣的时代,也是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代和马克思所说的人性的“以对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1〕在这个时代,人与物的矛盾格外尖锐、激烈。物质的极大丰富解放了人也毁灭了人,人开始被物质吞噬,成为物质的奴隶。以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们高扬人道主义理想,真正开始了对物质文明罪恶的揭露、批判与反思,到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们如卡夫卡、奥尼尔、艾略特、斯特林堡等则..

    [阅读全文]  2011-7-5 06:47 - 冬雪儿 - 76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7-5   黄梅:塞耶斯——从破案开始

    黄梅:塞耶斯——从破案开始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黄梅

        “哦,该死!”彼得·万嘻(其姓氏Wimsey有双关意,勉为试译)勋爵是说着粗话登场的。

        他是善本收藏家,正要去参加古书拍卖,上了出租车才记起没有带拍品清单,不由得懊恼。他折回家去取东西,却被母亲打来的电话“劫持”了——因为出了大事情:一位相识的建筑师家里清早突然在浴室发现一具无名尸,年老的死者一丝不挂,却莫名其妙地戴着夹鼻眼镜。他是谁?他如何到了那里?谁杀死了他?

        自然,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勋爵大人的任务啦。

        这是彼得的开场锣鼓,也是多萝西·利·塞耶斯(1893-1957)在公众前第一次亮相。小说的名字直截了当地叫做《谁的尸体》(1923)。

        当今中国有很多人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头,但听说过塞耶斯的恐怕就不多了。其实当年她们二位几乎齐名。后人常称20世纪20-30年代是英国经典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谁的尸体》和此前出版的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庄园奇案》(1920)则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揭幕”之作。

        对于塞耶斯来说,试笔侦探小说或多或少始于困境中的东奔西突。传记作者之一布拉巴赞敏锐地抓住了她那段危机重重的人生关键期,开篇不从传主出生谈起,却直接切入到1920年代初,说:此时塞耶斯年已二十八岁,仍是处女,无业飘零。

        那时塞耶斯并非初出茅庐。她是在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读了本科和研究生、拿了法语一等成绩的才女。她曾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出过两本颇得好评的诗集,曾在出版社以及法、英学校短期工作,经历了战争岁月,拒绝了自己不感兴趣的求婚,狂热地或不那么狂热地爱慕过不止一个年轻男人。然而,1921年她“漂”到伦敦之际,正值英国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一些一次世界大战后退伍还乡的士兵尚且得在街头卖火柴,更不必说女人。塞耶斯未能发现自己的“天职”,一时也难落实安身..

    [阅读全文]  2011-7-5 06:47 - 冬雪儿 - 182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沈艳燕: 作家的基本姿态

    作家的基本姿态——评戈迪默新作《时代故事:1954-2008年写作与生活》

    沈艳燕 / 《外国文学动态》2011年第1期



      南非作家纳丁·戈迪默是当代南非最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和社会活动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身处南非特殊的社会语境,尤其是在极为苛刻的作品出版审查制度下,她作为反对白人政府种族政策的白人女性作家,始终坚持艰难地在种族和民族夹缝中书写自己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忧患感。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发表小说14部,短篇小说集10部,论文集7部。
      
      2010年6月,八十六岁高龄的戈迪默出版了《时代故事:1954-2008年写作与生活》。这部长达742页、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戈迪默非小说作品集收录了其55年来撰写的91篇文章,按年代分为六个部分,记录了作者对当代南非政治的剧烈动荡、种族隔离制度的崩溃瓦解及传统南非社会的文化转型的反思和体悟。该文集跨越年度长,范围广,内容涵盖从刚果到开罗的游记、从托尔斯泰到阿契贝的评论、从曼德拉到大主教图图的印象、从艾滋病到水资源保护的社会话题等等,其核心是戈迪默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批判,及对白人作家作为“少数中的少数派”的“基本姿态”的反思。

      1948年国民党上台以来,南非的种族歧视和隔离日益制度化和法律化,黑白关系恶化程度不断加剧。戈迪默成长的岁月,正是南非种族歧视最严重的时代。在第一部分“1950s”收录的5篇论文中,年轻的戈迪默直面社会现状,用犀利的文风揭露南非社会的种族和阶级冲突。第一篇文章《南非童年:风景的涵义》 (1954)记述了作者在约翰内斯堡矿区“悲伤、迷惑的成长片段”。她回忆起童年时代所接受的让她害怕黑人,将黑人视为怪物的教育。当地的白人用歌谣、故事等形式将黑人和..

    [阅读全文]  2011-7-5 06:47 - 冬雪儿 - 196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维克托: 灵长目轶事

    灵长目轶事

    [俄罗斯] 库兹涅佐夫·维克托 / 张晶译


    人事科科长把彼诺奇金叫到了办公室,通知他公司裁员他被解聘了。彼诺奇金不得已来到了劳动力市场,可转了半天也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于是,彼诺奇金只好在大街上四处游荡,渴望能找到一份糊口的活儿。不知不觉他走进了一家动物园,发现这里的野兽、鸟、鱼,还有一些爬行动物都过得不错。你瞧,住的地儿是免费的,而且设备齐全,吃的呢,合乎标准,除此之外,每天还能和游客愉快地交流。生活得多滋润啊,还有什么渴求的呢?

    “唉,我怎么不是动物呢?”彼诺奇金甚感遗憾。在动物园里彼诺奇金看见一块写有“灵长目”字样的指示牌,他立刻想起了上大学那会儿他们实用数学系的学生就被称作灵长目。

    “也许,我就是一个双重身份的灵长目,”彼诺奇金琢磨着,“总体上说,我是一个有理想的现代人,从某方面说,我又是一名实用数学方面的专家……假如我要是呆在动物园里,是不是一件挺不错的事?住房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当然,扮演灵长目这活儿也不是一块什么肥缺,要在游客面前表演节目,也许还要变戏法什么的,可话又说回来,彼诺奇金不至于被炒鱿鱼,因为人们不会不关心动物的,最不济也会被卖到另一个动物园去。

    “就这么定了。”彼诺奇金暗下决心,便去找园长。

    “你们不需要新品种的灵长目吗?”他开门见山地问,“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种。”

    园长先是略显有点吃惊,可转念一想,动物园里若有一个奇特的展览品,肯定会提高参观率。于是,园长便问道:“家里人不反对吗?”

    “我单身,一个人。”彼诺奇金回答说,“我离婚半年多了,租了一个小屋,我没有什么可顾及的。”

    就这样,彼诺奇金住进了一个 二十平方米的笼子里,一个人在里面还挺宽敞的。和其他灵长目一样,饲养员把..

    [阅读全文]  2011-7-5 06:47 - 冬雪儿 - 200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略萨:一个作家的证词

    一个作家的证词

    略萨


      阅读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方式,能把句子变成形象。

      在今天的讲座上,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位作家的故事。75年前,我出生在秘鲁南方的一个城市,叫阿列基帕市。我非常喜欢自己诞生的这个城市,因为它有很多的故事。我1岁的时候离开这座城市,搬到玻利维亚去了,我10岁之前都在那儿度过。5岁时,我就开始阅读了。开始阅读是我人生的一个关键点,而且是非常棒的一个转折点。我认为阅读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方式,你能够了解单词的意思,把这些句子变成形象,通过这些形象你能知道其他人的生活,仿佛在时空中旅行,把我的生命融入到其他的令人惊奇的、非常棒的、神奇的生活中去。对我来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发现。这些阅读,使我的少年时代充满各种各样的传奇。这些阅读中的冒险故事,现在我可能不记得了,但或许是天生的对文学的爱好吧,我读到这些少年时的故事时会做一些补充,比如有些结局我不喜欢,我就自己把结局给改了,母亲告诉我,这就是我最初的写作。对文学的爱好与天赋,很可能导致了我的早熟。我记得的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的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热情、一种激情,就像阳光照亮了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非常强烈地丰富了我的生命和生活,使得我产生了一些想法,成为了一个作家。

      在那个时代,对一个拉丁美洲的年轻人来说,能从事写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文学是不能够当饭吃的一个工作。你不能靠这个工作过活。我所知道的绝大部分的作家,是利用节假时间或星期天的时候写作。也就是说,他们是有自由职业的,有能糊口的工作,比如律师、公务员、外交人员或者大学教师。他们只是业余时间写作。除了工作时间之外,他们为自己留下一些时间写作。当时我也是这样的,我想找一个比较自由的职业来做,比如律师、教书或者是做新闻。..

    [阅读全文]  2011-7-5 06:46 - 冬雪儿 - 849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7-5   郭国良:评亚当•福尔兹新作《不断深陷的迷惘》

    理想的迷失与坚守——评亚当•福尔兹新作《不断深陷的迷惘》

    郭国良 王千千 /《外国文学动态》2011年第1期


      2009年9月,布克奖短名单揭晓,英国诗人、作家亚当•福尔兹(Adam Foulds,1974—)的新作《不断深陷的迷惘》(The Quickening Maze)榜上有名。小说再现了十九世纪初农夫诗人约翰•克莱尔(John Clare)和桂冠诗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在埃平森林(Epping Forest)一个精神病院的种种经历。该作使年仅三十四岁的福尔兹继长篇史诗佳作《只言片语》(The Broken Word)之后再次成为文坛焦点。曾三度入围布克奖的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在一次“年度图书”评选活动中说:“虽然去年(2008年)诗人亚当•福尔兹的《只言片语》使我们欣羡不已,可我还是毫无遗憾地觉得他的《不断深陷的迷惘》足以让我默默赞同他的转行了。这个维多利亚时代精神病院里发生的故事是历史的重现,它绝非诗性演绎,而是真正的小说。这里面饱含了作家对疯狂与理智以及二者间所包含的诸多领域的参悟和描摹。”

      亚当•福尔兹在伍德福德格林(Woodford Green,即埃平森林)尽头的城郊长大,母亲是一名市场研究员,父亲则是一位注册会计师。孩提时代的他对大自然情有独钟,他曾一度立志研究动物学。这些经历如今已经幻化成了《不断深陷的迷惘》中他对埃平森林迷人美景的精彩描画。福尔兹后来经一位教师的点拨步入了诗歌的殿堂,并最终进入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学习诗歌,师从八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诗人、“火星派”代表人物克•雷恩(Craig Raine)。200..

    [阅读全文]  2011-7-5 06:46 - 冬雪儿 - 204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余岸:你怎么连个死人都排不上

    你怎么连个死人都排不上

    余岸

        兄弟,早晨起来,依旧头痛,你在那边还好吗?别接手机了,中国的手机技术还没连到你那里。我们这些老朋友的电话你是收不到了。虽然我总是忘记,还是会下意识地拨打你的号码。兄弟。

        昨天是怎么过来的,我想忘记,眼泪依然会默默地流淌,可是在朋友的心里,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会是惨痛的记忆。知道吗,你选择这天回温州,应该是把这天当成好日子,723,你应该是把这日子理解成“妻儿三”,是啊,你加上妻子孩子就是温暖的三人行,天伦之乐,融融美美,可哪知,老天把你的快乐日子定格为“妻儿散”,老天一定也是个残酷的语文高手,用谐音给你制造快乐,然后又躲在背后偷偷地笑它的恶作剧……

        你走了,你妻子走了,只留下可怜的三岁的女儿伊伊……

        723,妻儿散,只在瞬间。

        兄弟,其实你应该不是昨天走的,前天晚上,我们就没关注上你的离开,没来得及送你们,我们真不是什么朋友。好朋友是应该拽住你们夫妇的手的。

        可我还是相信,你应该是昨天走的,要不你的孩子怎么会坚持到昨天下午5点20分,你肯定在护着她,在本能地陪伴她,而在你的亲人朋友们能够照看她的时候,你才撒手西去,追赶你爱的女人的脚步……

        你知道吗?你的孩子成了一个奇迹!说是救援的奇迹,可是他们曾经在昨天中午的时候就说救援完毕,可下午,5点20分,你的玮伊成功地坚持到了。兄弟,用不着太多感谢,当时是在清理现场,玮伊是被清理出来的。兄弟,那么多人的救援比不上父母的伟大的冥冥中的爱啊。玮伊是你们爱的力量下的奇迹!永远!

        兄弟,你们走了,昨天晚上,玮伊成了唯一。

        可是兄弟,玮伊应该是第一次离开你们独自在世间,她惊恐地认不出亲人的脸,手术室内,玮伊不停地哭喊,叫着“爸爸”,你在那里听到了吗?我相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到她的刹那,是老泪婆娑。你的弟弟说了..

    [阅读全文]  2011-7-5 06:46 - 冬雪儿 - 1628 查看 - 17 评论 | 收藏 纪实录


    2011-7-5   廿一行: 作为死亡与献祭的艺术——谈巴塔耶的美学观

    作为死亡与献祭的艺术——谈巴塔耶的美学观

    廿一行
       
        诗,可以视作耗费的同义词。实际上,以一种更准确的方式来说,诗是通过缺失来表明创造。因此,其意义更接近于献祭。——巴塔耶《耗费的观念》
       
        巴塔耶提出了两条超越世俗世界的神圣道路。第一条:向着神圣兽性的返归;第二条:向着神圣宗教的升华。世俗世界诞生的前提:对人身上的原始兽性压制禁止;世俗世界的运行方式:理性谋划式的功利主义法则。神圣兽性和神圣宗教即对世俗世界的诞生前提和运行形态进行了否决。为何一定要以神圣世界否定世俗世界?在巴塔耶看来,否定世俗世界即是为了把人从被规训、被编码、被异化的奴隶状态解放出来;选择神圣世界是为了使人重新拥有生命的主权,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本己时间、生命体验、灵肉节日、精神奇迹。艺术即通过神圣兽性和神圣宗教两种途径缔造神圣世界,赐予人真正的主权经验与节日性时间;赐予人生命的奇迹与无尽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称拥有主权为对可能性的享受,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种享受是不正当的)功利的目的是生产性的活动)。超功利的生活是主权的领域。
       
        主权是空无,而且我已试图说明,用它来制造物是多么的愚蠢(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我现在就提及艺术的开端,艺术总是撒谎,但却没有欺骗那些被它诱惑的人。
       
        无论谁代表拥有主权的艺术说话,都把自己置于他控制不了的、没有任何权利反对的真实领域之外。艺术家是物的世界中的空无。——巴塔耶《我对主权的理解》
       
        巴塔耶把艺术称作“不控制任何东西的主权“,艺术乃是一种为了生命的耗费,一场非功利怕奢华。它让我们面向死亡、享受生之盛宴,体验若死的奇迹和迷狂。然而这种作为耗费的艺术却总是在撒谎,它总是在真实领域之外,它是通往神圣世界的虚拟桥梁。因之其赠送人一个神圣的世界,艺术作为一种虚构便不会欺骗那些被它诱惑的人,唯..

    [阅读全文]  2011-7-5 06:46 - 冬雪儿 - 127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7-5   高红梅: 历史·民族·人性——评《针尖上的天使》

    历史·民族·人性——评《针尖上的天使》

    高红梅

      当中国读者还热衷于纳博科夫、索尔仁尼琴等俄罗斯海外流亡作家之时,另一位美籍俄裔作家——尤里·德鲁日尼科夫( Yuri Druzhnikov)已步入中国读者的视野,译林出版社于2010年5月重磅推出了其代表作《针尖上的天使》。其实,这部小说早在三十年前就广受俄国本土和欧美国家的瞩目,并被华沙大学遴选为“20世纪十大最佳俄语小说”。

      《针尖上的天使》(Angels on the Head of a Pin,该书中文版已由译林出版社2010年出版,译者王立刚)以“布拉格之春”后处于冷战、停滞阶段的苏联为背景,以中央报社《劳动真理报》主编马卡尔采夫因意外发现装有禁书《1839年的俄国》的文件夹而患上深度心肌梗塞这一悬疑事件为引子,勾勒由中央决策层到普通打字员等各色人等构成的横断面,展现了从1969年2月23日到4月30日苏联社会生活实况与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凝聚了作者对苏联停滞时期的思考。其反思的多层意蕴以及这段历史与作家本人的纠结,成为解读这本小说的一把钥匙。

      《针尖上的天使》戏仿履历、登记表材料、证件、秘密会议记录等各式官方文本,并将其与文学叙述部分并置杂糅在一起,隐喻着官方文化与真实人性的对立与扭结,也形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张力,为反思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1968年8月,以苏联为首的华约联军武装镇压了捷克的“政治民主化运动”,进入1969年的苏联更为彻底地与世隔绝,苏联体制的安全是当局关注的核心,勇于发表异己之见的索尔仁尼琴成为当局严防死守的典型。《劳动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的喉舌与扬声器,是那个时代的国家符号,其全部宗旨都是为了证明“苏联的停滞状态是最进步的”。政治以国家的名义出现,并且置换了一切,只给人们留下一个违心的空间。政治角色划定了社会角色,并试图将国民的灵魂统一在布尔什维克的红旗下,..

    [阅读全文]  2011-7-5 06:46 - 冬雪儿 - 195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儒帅哲师: 小说,诗意与运思的语言艺术

    小说:诗意与运思的语言艺术
    儒帅哲师

        一

    小说之为小说,在于其是一门艺术。而非其它,如果要真正的理解小说怎样存在,就要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我们曾经讨论过常论对于存在的遮蔽,但是较之于常论,还有比其对存在的遮蔽更甚者,那就是形而上学或哲学的“真理”。海德格尔曾在《意识作品的本源》中指出,艺术是擦存在者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如此说来,真理乃是包括小说在内的一切艺术品之应有之意,那么作为探寻存在之小说,即需要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而其要探寻之存在又受真理的遮蔽,这就形成了一个在逻辑上很难理解的矛盾,但是,在实质上,海德格尔所提出的“真理”是与我们贯常所认识之真理,是哲学或形而上学之真理,哲学之真理大致上包括两类,所指称的就是人们认为的“真实”,在现实主义小说中,其所倡导的反映“真实”或“现实”,指的就是此种真实,巴尔扎克和福楼拜、左拉等,追求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真实的真理。即“事情的事实”和“命题的真实”,与之相应的就是“事情真理”和“命题真理”。

        前者指现成事物与其合乎理性的本质概念的符合一致,后者指一个陈述与它所陈述的事实符合一致。总而言之,就是“知与物”的符合。这就是哲学或形而上学的真理。此种真理所体现的无非是一种存在者的普遍的状态。属于形而上学和科学的认知理念,作为小说的艺术,如果被这种真理所支配,那么其艺术性自然就会丧失殆尽,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小说,至少不能被称为作为艺术品的小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反映“现实”和表现“真实”,来谈论小说,这并非是一种艺术的态度,而是哲学或科学的态度,而对小说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经验层面上,停留在所谓的“知识与事实符合一致”的“真实”层面上,而忽略了“真理”,即“真实的本质”。

        二、

        何谓艺术中的真理呢?就是“真”之理,而不是真的“理”,前者是从存在的“本真”出发,而后者是从人的主观意..

    [阅读全文]  2011-7-5 06:46 - 冬雪儿 - 182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7-5   耶茨:革命之路

    作家简介: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年2月3日-1992年11月7日),美国小说家,被文学史长期不公正对待的大师,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耶茨出生于纽约州扬克斯市,一生落魄不堪,烟鬼兼酒鬼,一生共著有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2部。1961年,其极富盛名的处女作《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发表,引起轰动,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其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于次年出版,被评论界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书评》,《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他后来接连创作了长篇小说《扰乱和平》(Disturbing the Peace,1975)、《复活节游行》(The Easter Parade,1976)、《好学校》(A Good School,1978)、《年轻的心在哭泣》(Young Hearts Crying,1984)、《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1986)等。耶茨有“作家中的作家”以及“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之称,艺术风格影响了雷蒙德·卡佛、安德烈·杜波依斯等文学大家。美国很多作家都对耶茨赞誉有加,如著名黑色幽默作家科尔特·冯内古特。

    [阅读全文]  2011-7-5 06:45 - 冬雪儿 - 2550 查看 - 7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5-8   略萨: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

    作者不详


    1
        1958年秋,西班牙马德里梅嫩德斯·佩拉约大街上一家名叫“小蜗牛”的酒馆里,日后成就大名的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开始写作《城市与狗》。其时他年仅22岁,已经结了婚,生活的重负几乎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有时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兼做几项工作。尽管此前他已写了一些作品,中篇小说《挑战》还获《法兰西杂志》组织的秘鲁短篇小说比赛奖,为此他获得到巴黎旅游15天的奖励。不过,此时文学对他来说还只是一种业余爱好。

        作品完成的时间是1961年冬。出版的过程并不顺利,手稿像鬼魂一样从一家出版社转到另一家。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由巴塞罗那诗人卡洛斯领导下的塞依斯·巴拉尔出版社出版。小说引起的反响是始料未及的。秘鲁政府在军界的压力下,宣布该书“亵渎了伟大的军队和爱国主义感情”,应该焚烧。军队特别在故事背景发生地布拉多士官学校举行焚烧仪式,并对略萨口诛笔伐。但出乎秘鲁政府预料的是,焚烧反而成为加快该书传播速度的一个动力。小说轰动西班牙语世界,当年就获得“简明丛书”文学奖,且迅速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流传。

        自此,略萨觉得自己从穿短裤时即怀有的“将来要当作家”的梦想,已然变成现实。但那时他多半没有想到,这部小说会与《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跳房子》和《百年孤独》一起将拉丁美洲文学带进爆炸时代,他也因此与富恩特斯、科塔萨尔、马尔克斯并称为“爆炸文学”四大主将。此后,他不断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新颖的叙事技巧使全世界读者着迷。诚如《波士顿环球报》所指出的,略萨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剧作、随笔和报刊文章等在内的众多作品,已经确立了他作为一位当代伟大作家的崇高地位。

        2

        多年后在接受..

    [阅读全文]  2011-5-8 11:15 - 冬雪儿 - 194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5-6   雷马克:凯旋门

    百科名片: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于1898年出生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市。祖先是法国人,1789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因兰。 雷马克一生写了十一部长篇小说,一个剧本《最后一站》(1956年)。十一部小说中,除《西线无战事》专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外,其余几部,如果按题材来划分,那么有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以及通货膨胀年代生活的,有写流亡生活的,有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家逝世后一年,又发表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天堂里的影子》(1971年)。


    凯旋门

    [德]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著/朱雯译




    一个女人转过身朝拉维克走过来。她走得挺快,可是脚步蹒跚得古怪。直到她差不多挨近他身边的时候,拉维克才发觉她。只见她脸色苍白,颧骨高耸,两只眼睛间距很宽;颜容呆板,活像一张假面具;看样子仿佛凹陷下去似的,而一双眼睛,在街灯的亮光里,显出一种没有神采的空虚的表情,这便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女人那么紧挨着他身边走过去,差点儿跟他碰着了。他便伸出一只手去,抓住她的手臂;她身子一晃,要是他不去扶住,她准会倒下去。

    他紧紧抓住她的手臂。“您要去哪儿?”过了半晌他问。

    那女人呆望着他。“放开我!”她轻轻地说。

    拉维克没有回答。他还是紧紧地抓着她的手臂。

    “放开我!你这是想于什么?”那女人勉强动了动嘴唇。

    拉维克有着这么个印象:她根本没有瞅他。她只是透过他,望着茫茫黑夜的一个什么地方。他只是一件什么东西,把她挡住了,她就跟这东西讲着话。“放开我!”

    拉维克马上看出来,她不是一个妓女。她也没有喝醉酒。这会儿,他把她的手臂抓得不那么紧了。她若要挣脱,那是很容易的,可是她没有转到这个念头上..

    [阅读全文]  2011-5-6 10:36 - 冬雪儿 - 5665 查看 - 5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4-25   华莱士:圣地

    百科名片: 

    1916年欧文·华莱士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其父亚历克斯·华莱钦斯基是犹太人,但不属东正教,原籍俄国瓦西洛斯科,1906年移民去美国。在办理移民手续时,美国移民局的一个不耐心的官员嫌他的姓氏长,便把他的姓缩为华莱士。其母纳丽芙卡,也是俄国人,1907年移民去美。他们相识后于1913年结婚,生下一子一女,其子便是欧文·华莱士。

    欧文·华莱士是美国最受大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他的作品以31种语言出版并畅销全世界。他带头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超级小说,他以生动的小说形式来描写时事。欧文·华莱士是世界上享有最多读者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共发行了约两亿册。全世界各阶层的人都爱读他的作品,读者多达10亿人。——摘编百度百科



    圣地

    [美]欧文·华莱士


    漆黑的夜晚,天色渐渐变灰,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分。正当凌晨一点时,小巧俊俏的村姑伯纳德特·苏比劳斯沿着山路来到山岩的凹口——马萨比耶勒山洞。此时,早已有150位村民等候在那儿,观看着她,盼望着奇迹的出现。
      
    只见伯纳德特,身着白色的带有补丁的旧衣服,脚穿一双木板鞋,打火点燃了手中的蜡烛,又从口袋中掏出念珠,面带微笑,朝着她盼望出现的影像鞠躬膜拜。

      就在12天前,也是站在这个地方,她看见山洞中出现过一个神奇的幻影,一个“白衣女郎”。据伯纳德特后来回忆称,那是个神秘的年轻女郎,穿着白裙子,罩着白面纱,腰围蓝色的束带,每只脚上各有一朵黄玫瑰。在过去的12天中,伯纳德特曾7次来过山洞,这位神奇的女郎六次显现在她的眼前。这位白衣女郎显像15次后,最后将证实自己为圣灵怀胎的圣母玛利亚。

      这个黑暗的1858年2月23日星期二凌晨,正是伯纳德特第八次来山洞膜拜的..

    [阅读全文]  2011-4-25 11:00 - 冬雪儿 - 4093 查看 - 32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4-24   董鼎山:洛丽泰四十二岁了(代译序)

    洛丽泰四十二岁了(代译序)

    董鼎山


    三十年前我初读《洛丽泰》,带了一阵好奇涉猎的心情:

    一个中年男子对十二岁女孩的恋情故事,很难使严肃的文学读者把它看为艺术。我的好奇心乃是双重性的:一、一位堂堂的文学作家怎可把这样的主题作淋漓尽致的描写?二、他的写作技巧怎会精妙得令文学评论家叹为观止,捧为杰作?

    《洛丽泰》当时的风行一时就是因为读者们的这类双重兴趣。内容的奇特与写作的精妙使它成为一本雅俗共赏的书。

    《洛丽泰》的成功,立即把作者弗拉迪米尔.纳布考夫升华为一位国际知名人物。在一个访问记中,纳布考夫告记者道:“出名的是洛丽泰,不是我。”这是他的谦虚。纳布考夫的名字不但在国际文坛上响亮,而且也成为出版界的畅销商标,他出生于一八九九年,到了一九五八年才在西方享受盛名,当时已六十岁。他的成功可以作为对那些年近花甲而尚在苦苦耕作的未成名作家们的鼓励。当然,我并不是说你只要写一本有关性状态(正常或不正常)的小说即可成功。可是我们不能否认,近百年来有多少部世界文学杰作的吸引读者都是出于不平常的理由。满脸淫笑的读者以为《洛丽泰》是“脏书”。在过去,乔依斯的《尤力西斯》,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及亨利·密勒的自传性小说都不是同样的声名狼籍?很少有读者会将形容一个中年男子对十二岁女童怀有欲情的著作目为正经的文学。美国女作家爱瑞卡·钟的处女作《惧怕飞行》在开首就被目为淫书。其实她也是位严肃诗人,不过她在包封上的金发美貌的肖照未始不帮助她的著作的畅销。钟女士对自己艺术的被人误解,悻悻不平,其实她应责怪她自己的出版商的宣传部门。

    作家因此处在两面为难的局势中:一面他要畅销,一面他又要自视清高。文学作品如要在商业上获得成就,宣传作用是必要的。..

    [阅读全文]  2011-4-24 10:42 - 冬雪儿 - 190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4-23   纳博科夫:洛丽塔

    转文者按:小说《洛丽塔》,是一部直击灵魂之内核的小说。《洛丽塔》,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手拿一把手术刀,无情地、毫不掩饰地,自我解剖灵魂深处最隐晦、最不能示人的人性本真和社会(或者人类)的阴忧。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英: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3日 -- 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国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俄罗斯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罗莉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纳博科夫在1955年所写的《罗莉塔》,是在二十世纪受到关注并且获得极大荣誉的一部小说。作者再于1962年发表英文小说《微暗的火》。这些作品展现了纳博科夫对于咬文嚼字以及细节描写的钟爱。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弗拉季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纳博科夫和他的妻子艾伦娜所生孩子中年龄最大的,是家中的长子。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生在当时地位显赫并且富有的家庭。他的孩童时代在圣彼得堡度过。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家庭使用着三种语言俄罗斯语、英语、法语,所以纳波科夫在孩童时代就能讲三种语言。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一家离开苏联,前往克里米亚,他们在那里住了18个月。在克里米亚的白军起义失败之后,纳博科夫一家离开苏联前往欧洲西部开始背井离乡的生活。在1919年从俄国移民之后,纳博科夫一家在英国定居,在英国,纳博科夫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一名学生,有计划的学习斯拉夫语和罗曼语。

    在1922年,纳博科夫的父亲在德国柏林被俄罗斯君主制主义份子刺杀,原因是他尽力掩护了他们真正的目标Pavel Milyukov,一位拥护宪法的在野党领袖。这一关于错误认知..

    [阅读全文]  2011-4-23 10:01 - 冬雪儿 - 4013 查看 - 48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3-7   [转载] 博尔赫斯的庭院

    博尔赫斯的庭院——解读博尔赫斯的诗

    彭俊平


    如果人生是不倦的迷宫、一团混乱、一个梦,博尔赫斯诗中的庭院就是一曲乐音、一声细语,一个象征。
      
    博尔赫斯的庭院散落在常常吹着猛烈的东南风、在黄昏扬着细雨的南美洲,在随着岁月悄悄流逝却又永恒不灭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脚步所遇到的相识或不相识的街巷里,在沉重的黑铁的屏门后面。博尔赫斯的庭院在黎明震颤的瞬间,挣脱普遍而深邃的黑夜,显出没有轮廓的依稀的图象。在大白的天光里看上去反而惊愕又冰冷。鸽子的幽冥(希伯来人如此称呼傍晚的开始)赋予庭院温柔的特权,简朴的房舍呈露出真诚的平凡,有如一滴水的澄澈。

      博尔赫斯的庭院周边是蓝色的墙垣,每天清晨,阳光像窃贼一样爬上墙头。庭前是谦逊的矮柱与爱戏谑的门环,庭院的空地凉爽如大理石与花朵的会合,庭中的蓄水池里循环的水流,容纳着整个傍晚如水的清凉。常常,黄昏的细雨会把葡萄架上的葡萄洗得黑亮,如姑娘们深邃的眼眸,素馨花和忍冬香气在潮湿的暮色里弥漫盈庭,感召着迷失的灵魂。单层的房舍,谦卑而迷人,每一个舍间都象一架烛台,芸芸众生在烛台上燃烧着孤单的火焰。推门进去,空空的客厅里,“桃心花木的家具在锦缎的踌躇中继续着它们永远的交谈”,简朴的时钟散布着一种已经没有偶然也没有惊奇的时间。走出门道,庭外就是街了。

      一一是啊,那些街巷建构了一座迷宫。有时是城市西部边缘一条漫长、累人,在日落中忧伤的街,有时是城南那条对腐烂深信不疑的陋巷;有时是单调墙垣间可憎的道路,有时是朝向轻柔往音的路径;时而是模糊的恐怖与梦的走廊,时而是亲切得刻骨铭心的街道。但是,但是不论这些街道朝南、朝北、朝西,哪怕是再荒凉、颓丧的街角处,总有一堵蓝色的墙,一棵阴蔽的无花果树——一座庭院。布宜诺..

    [阅读全文]  2011-3-7 07:15 - 冬雪儿 - 99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11-3-6   博尔赫斯:神的文字

    神的文字

    [阿根廷]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石牢很深;几乎是完美的半球形,地面也是石砌,面积比球体最大的截面稍小一些,因而加深了压抑和空旷感。半球中间有一堵墙;虽然极高,还没有砌到圆形拱顶;墙的一边是我,齐那坎,也就是佩德罗·德·阿尔瓦拉多①焚毁的卡霍隆金字塔的巫师;另一边是头美洲豹,它悄悄地、不紧不慢地踱来踱去,消磨囚禁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中央隔墙靠近地面处有一道铁栅长窗。中午太阳直射时,牢顶打开一扇门,一个被岁月遗忘的狱卒摆弄铁滑车,用绳索给我们垂下水罐和肉块。光线射进圆拱顶;在那一刻我才能看到美洲豹。
     
     ①阿尔瓦拉多(148—1541),西班牙军人,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的副手。

      我躺在暗处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了;我以前年纪还轻,可以在牢里踱步,如今离死不远,干等神道为我安排的下场。以前我用隧石制科尔特斯攻克墨西哥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后去外地作战,委托阿尔瓦拉多留守。阿尔瓦拉多残暴屠杀阿兹将克土著,激起反抗,西班牙殖民军大败,曾被迫撤出首都。(这个地方好象差一段文字——转文者注)的长刀剜开牺牲者的胸膛,如今失去法力,从尘埃地上爬起来都做不到。

      金字塔焚毁的前夕,那些从高头大马上下来的人用烧红的金属烙我,逼我说出宝藏埋藏的地点。他们当着我的面打碎了神像,但是神没有抛弃我,我虽受酷刑折磨,仍一言不发。他们把我搞得遍体鳞伤,不成人形,我苏醒过来时已经躺在这个石牢里,休想活着出去了。

      我必须做些什么,想办法打发时间,于是我在黑暗中试着回忆我所知道的一切。我整夜不睡使劲回忆石头纹理的次序和数目,或者一株有药效的树的形状。我就用这种方式来抗拒年月,逐渐恢复了我原先的功力。一晚,我觉得自己接近了清晰的回忆;旅行者在望见..

    [阅读全文]  2011-3-6 03:57 - 冬雪儿 - 990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11-2-28   哥尔斯:达令,我爱你(探案小说)

    达令,我爱你

    [美]乔。哥尔斯


    关于《达令,我爱你》害羞而孤独的查理。威尔斯,经由电传打字爱上了迷人的密莉——全世界因而濒临危机边缘——这可说是本世纪最惊人的推理故事。

        ——埃勒里。奎因

    FEAR WELK SCORE EEAR WALK SOORE FEAR VALK SCORE 进行得并不顺利,但他毕竟学会了这项技能。

        当查理。威尔斯停止联系电传打字时,若说还有什么打破这下班后之国防部的寂静,就是电传打字机本身那奇妙的震动声,以及远处清洁妇搬动水桶的声音了。

        查理瞄了电传打字机旁边的练习簿一眼,再次以细长的手指敲打键盘。黄色的纸不断拉长,文字又出现了。

        FEAR WALK SCORE 完全正确!查理总算与电传打字机取得协调了。

        查理的身材瘦长,有着略显得神经质的嘴型和幻想家的眼神,是个孤独的男子。他那又瘦又长的腿,就像窝在笼子里的鸡脚,笨拙的从椅子下突出。他每天晚上在国防部办公室练习电传打字的时间,比上午在训练中心练习的时间来得长。
    在训练中心,有一位女秘书负责教导他们,受训者达二十几人,只有他是男性,所以他几乎没有机会向那个女老师讨教。

        像是要唤起注意般,电传打字机上的通讯铃突然响起。那是一种警告,表示将有电报进来。查理心中交战了一会儿,终于将开关从“练习”切到“接收”的位置,于是,他变成隶属于安德烈上校德陆军部武器技术连络处的电传打字员了。
    在这个职位上,他必须熟悉发信和收信。他打出下面的字:“这是—维—艾尔—六六一—请—通话”

        翻译成一般用语时,这句电报文的意思是:“这里是维吉尼亚州艾灵顿,呼叫号码六六一,请开始通讯。”查理看一下手表,正是晚上十点整,这..

    [阅读全文]  2011-2-28 00:14 - 冬雪儿 - 167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28   《一九八四》:反乌托邦还是反极权主义?

    《一九八四》:反乌托邦还是反极权主义?

    作者不详


     与其说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是反乌托邦,不如说是反极权主义。虽然乌托邦很容易演变成极权主义,但是两者并不能简单的划上等号。如果乌托邦是理想中的天堂,那么极权主义就是现实中的地狱。

      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本身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按照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的描绘,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劳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一种乌托邦。极权主义是一种现代专制政体,在此种政体下,国家笼罩于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其公民的日常生活。极权主义政府不仅要控制所有的经济、政治事务,还竭力控制人民的意见、价值和信仰,从而消弥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切分别。公民对国家的义务成为共同体首要的关注所在,而国家的目标则是用一种完美的理想社会替代现存社会。

      极权主义国家最重要的三个共同点是:1、存在某个意识形态,它规范生活的方方面面,勾勒出达到终极目标的手段。2、要有一个唯一的群众性政党,以此动员人民的热情和支持。3、包括思想控制在内的全面控制。这个政党一般是由一位独裁者领导,该党的领导层全面控制政府体系,包括警察、军队、通讯、经济及教育等部门。不同声音受到系统的压制,而人民则生活在秘密警察的恐怖控制中。历史上的独裁者为实现对被统治者的控制,不惜运用一切手段,比如秘密警察和军队。然而只有借助于现代技术,政府才得以有可能全面控制社会。因此,极权主义乃是现代才出现的现象。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一词在西方学界一般用以概括德国..

    [阅读全文]  2011-2-28 00:04 - 冬雪儿 - 149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26   [转载] 张爱玲与汪曾祺的眼光

    张爱玲与汪曾祺的眼光

    孙郁


      小说家要是谈文学,总有些批评家难见的细节,那是过于敏感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就不好说了。张爱玲离开大陆后,对故土的文学评价不多,大概是道不同者众的原因。熟悉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不免有些挑剔,语态冷酷,有时多的是一种苛求。但也有温情的时候,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个孤寂的样子。一次,她读到汪曾祺的《八千岁》,颇有感慨,于是说了些汪曾祺研究者没有的话:

      前两年看到一篇大陆小说《八千岁》,里面写了一个节俭的富翁,老是吃一种无油烧饼。我这才恍然大悟,四五十年的一个闷葫芦终于打破了。

      二次大战上海沦陷后天天有小贩叫卖:“马……草炉饼!”吴语“买”“卖”同音“马”,“炒”音“草”,所以先当是“炒炉饼”,再也没有想到有专烧茅草的火炉。卖饼的歌喉嘹亮,“马”字拖得极长,下一个字拔高,末了“炉饼”二字清脆迸跳,然后突然噎住。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声音,与卖臭豆腐干的苍老沙哑的喉咙遥遥相对,都是好嗓子。卖馄饨的就一声不出,只敲梆子。馄饨是消夜,晚上才有,臭豆腐干也要黄昏才出现,白天就是他一个人的天下。也许因为他的主顾不是沿街住户,而是路过的人力车三轮车夫,拉塌车的,骑脚踏车送货的,以及各种小贩,白天最多。可以拿在手里走着吃——最便当的便当。

      战时汽车稀少,车声市声比较安静。在高楼上遥遥听到这漫长的呼声,我和我的姑姑都说过不止一次:“这炒炉饼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现在好些人都吃。”有一次我姑姑幽幽地说,若有所思。

      我也只“哦”了一声。印象中似乎不像大饼油条是贫民化食品,这是贫民化了。我姑姑大概也是这样想。

      有一天我们房客的女佣买了一块,一角蛋糕似地搁在厨房桌上的花漆桌布上。一尺宽的大圆烙饼上切下..

    [阅读全文]  2011-2-26 08:22 - 冬雪儿 - 1014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26   [转载] 香港出版业简介及社会中下层对香港出版业的误读

    香港出版业简介及社会中下层对香港出版业的误读

    来子


    香港目前共有400多家出版社,其中不乏很多国际著名的百年老社,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大众书局等,也有很多近几十年声名鹊起的新秀,如皇冠、明报、精英、城邦、小树苗、宣道、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分社等等。香港属於法治社会,香港法律赋予全体公民及社团以言论及出版自由,所以香港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没有禁书的城市”。但出版与言论自由并不等于出版业的混乱无序与低劣。恰恰相反,在香港成熟的市场氛围下,本港新老出版社都有自己明确的市场定位,如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中华书局的国学著作、三联的社会读物、明报的政论著作、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专著、皇冠的外国文学译著、精英的教材、小树苗的少儿读物等等,在全世界包括大陆出版界都是有口皆碑的。至于香港社会对出版物的版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香港出版物的品种丰富、品位高雅、装帧精美等等,更是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公信力。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版权机构(ISBN),包括大陆上层社会对香港出版业的成就和影响,都有很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香港每年7月18日至24日定期举办书展。今年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书展,吸引了包括大陆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台湾、美国、法国等全球700多家出版社参展,本港居民进场人次达68万以上,现场购书总额达7000余万港元。若以大陆对比,则为一周内有16亿人参展,现场购书总额为160亿元人民币。

    中国建设部评选中国境内最安全城市与最美丽城市,香港荣列最安全城市榜首,上海位居第二;北京荣列最美丽城市榜首,香港位居第二。这个结果,对于大陆社会上层人士和对香港比较熟悉的人们来说,完全在意料之中。但对中国大陆中下层社会人士来说,却吃惊不小..

    [阅读全文]  2011-2-26 02:44 - 冬雪儿 - 985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11-2-24   《堕落》:一幅当代知识分子的画像

    《堕落》:一幅当代知识分子的画像

    郭宏安


    在荷兰,在声名狼籍的“墨西哥城”酒吧间里,在阿姆斯特丹油腻的当拉克街上,在大雾弥漫的运河畔,在地狱般了无生气的玛尔肯岛上,在洗衣盆一样冒着热气的须德海上,在坚硬的荷兰床上,一个巴黎律师正滔滔不绝、厚颜无耻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对话者的地位很特别,读者只见其人,不闻其声。这是一个狡猾、聪明、有着

      相同的文化修养的对话者,其置疑、诘难、反驳(在这位律师的自白中反映出来)引起了他的辩解、说明、进一步的表白,于是,他的一生便昭然于天下了。他同读者看得见而听不见的人的对话,时而显得自得意满,时而显得刚愎自用,时而显得飞扬跋扈,时而显得锋芒毕露,时而又显得躲躲闪闪、底气不足、寡廉鲜耻和心绪烦躁。他是一个法官——忏悔者,他想尽千方百计留住他的对话者,诱其入彀,终于在第五天向他的对话者和盘托出“法官—忏悔者”的精义:“上下左右,全面地认罪”,目的在于绘制“一幅既是所有的人,又不是任何个人的肖像”,然后把这幅肖像变成一面镜子,让所有的人都在这面镜子前露出真面目,于是忏悔者摇身一变,成了法官。“既然人不审判自己就不能判决别人,那就得自己攻击自己以获得审判别人的权力。既然任何一位法官有朝一日都得成为忏悔者,那就得走相反的路,当忏悔者,以便能够最后成为法官。”这就是忏悔者成为法官的逻辑,他坚信,他的对话者最后也能和他一样,那时,他将变成一个读者听不见的对话者,对昔日的对话者说:“我将怀着深厚的博爱之情倾听您的忏悔。”原来这个对话者也是巴黎的一位律师,焉知不是因为这个律师圆滑狡诈,循循善诱,克拉芒斯才入其彀中,跌进他的陷阱,一步步敞开他的内心世界呢?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这是阿尔贝·加缪的小说《堕落》,小说发..

    [阅读全文]  2011-2-24 09:06 - 冬雪儿 - 92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24   川端康成:河边小镇的故事

    河边小镇的故事

    [日]川端康成


    落水的孩子 Page 1

    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

    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

    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在一条条小巷里排列着小酒吧、小酒馆、面条馆、寿司屋一类的小店。

    N车站的天桥重新修建后,被漆成了灰白色。桥下,燕子筑起了窝巢。在深夜明亮的灯光下,雌燕衔来了饵食。

    十几家“弹子游戏厅”传出流行歌曲和弹子撞击的声音。除此之外,还有电车通过时发出的隆隆声响,来往不断的行人的脚步声、鬼节跳舞时的敲鼓伴奏声、小戏院招徕顾客的广播声……在雏燕长身子的时候,难道它们不会因此而睡眠不足么?

    夏夜,这里还会有些今天已经鲜见的卖艺讨钱者从电车上走下来。他们中有敲着竹板、制作竹编的老人,有弹弦乞讨的男女……还有背着全身裹着绷带的幼儿、提着购物篮子的母亲。这位母亲走到店前会停下步来突然放喉高歌。原来她也是讨饭的。那个不断吆喊肚子饿,倒卧在地,让人们买她的据说是她唯一的财产的剃须刀的少女,还有那个外表善良,在为少女当“托儿”的青年,对于这车站的燕子来说他们早就是熟面孔了。

    “看啊,请看那儿的燕子。日本战败了,日本被占领了,可这燕子仍然从南国飞来了。飞到它思念的日本生孩子来了。那些从外国来的,唯一没有改变态度的不就是这些燕子么。”

    做“托儿”的青年慷慨陈词。有人望着燕子窝点头称是。

    “燕子的老家被烧毁了。所以,它在车站的天桥上建起了窝。这..

    [阅读全文]  2011-2-24 08:27 - 冬雪儿 - 2341 查看 - 18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24   谢尔顿:天使的愤怒(探案小说)

    天使的愤怒

    [美]西德尼·谢尔顿著/林珍珍、钱炜译


    译者的话

    西德尼·谢尔顿(Sidney Sheldon,1917-)是当年美国著名作家,迄今为止,共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几百部电视剧本,还发表了不少电影剧本和舞台剧本,有的剧本获得了“奥斯卡”奖和“托尼”奖。他的几部长篇小说,均畅销一时,曾被译成三十几种文字流传国外。《天使的愤怒》出版后长久畅销不衰。美国有的评论文章称它是“一部灿烂的严肃小说”,尽到了“小说所能尽到的职责”。

      本书描书了一位正直而富有才华的青年女律师的奋斗、爱情、堕落和幻灭的生活经历。法学院高材生詹妮弗·帕克毕业后,信心十足地走上社会,满以为从此可以为主持正义大显身手。谁知,她渴望为社会寻求正义,社会却不是那么公正地对待她。后来,在律师亚当·沃纳等人的帮助下,她总算靠自己的才智慢慢地在法律界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声誉。可是詹妮弗的爱情生活是不幸的,在她知道亚当无法跟妻子离婚后,毅然离开了他,把全部爱心倾注在亚当留给她的孩子乔舒亚身上,一心从事律师事务。可是,一个杀人犯绑架了她的儿子,执法机构又帮不了她的忙。于是,她不得不求助于黑手党党魁迈克尔。从此,她陷入犯罪集团的掌握之中,无法摆脱,只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乔舒亚身上,但不久乔舒亚又不幸丧生。后来她决心脱离黑手党,冒险救了处在危急之中的亚当,自己却倒在迈克尔的枪下。

      人们在感叹女主人公的命运之后,不由得掩卷深思:究竟是谁酿成了他的悲剧。显然,这个悲剧是社会造成的。她虽然力图“独立不羁”,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她还是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堕落的旋涡。作者在书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端,并在小说的后部,着意描述了黑手党迈克尔家族被击溃。作者企图给人一种暗示:“天使..

    [阅读全文]  2011-2-24 08:04 - 冬雪儿 - 3752 查看 - 34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22   [转载] 奥尼尔和他的“道宅”

    奥尼尔和他的“道宅”

    王二磊


    美国著名戏剧家、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缔造者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的一生就像一位长年出海的水手,在生活的海洋上漂泊流荡,居无定所。但是,他曾在加州的一栋别墅里度过了几年恬静而又充实的时光,似乎在匆忙的一生中找到了打尖的客栈。那里山明水秀、云淡风清,是剧作家一生都无法忘却的家园,也是他释放心灵的圣地。
      
      一
      
      走进奥尼尔的书房,映入眼帘的是木制墙壁和各种轮船模型,这使我们想起了奥尼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当水手的日子,以及在康涅狄格州的新伦敦度过的颠沛流离的童年。书房里摆放着五艘帆船模型,其中一艘是中国式的,奥尼尔对唐·佩斯(Don Pace)公司制作的轮船模型情有独钟。奥尼尔说:“你看,通过收集这些模型,我能够了解到麦凯(Mackay)在轮船设计的最新款式,把它们并排放在桌子上,其乐无穷。”
      在尤金·奥尼尔那幢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宅”(Tao House,国内较流行的译法是“大道别墅”)里,书桌旁还摆放着一摞泛黄的手稿,上面记载着奥尼尔在此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这张手稿上,奥尼尔用颤抖的双手,和着血泪写下了不朽的文字。手稿的顶端写着“普莱西斯城堡”(Le Plessis),这是一座拥有36间房间的庄园,离图尔市不远。奥尼尔与他的第三任妻子卡洛塔,于1929年租下了整个庄园,当时他正着手写《悲悼》(Mourning Becomes Electra, 1931),正是这部戏剧让他荣膺了193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和卡洛塔在那里度过了三年难忘的时光。来普莱西斯城堡之前,他在构思另一部剧作。手稿上的时间是6月,奥尼尔在第39页上写下一个法国地址,地址上方写着《漫长的旅..

    [阅读全文]  2011-2-22 09:34 - 冬雪儿 - 94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20   哈梅特:马尔它黑鹰(侦探小说)

    马尔它黑鹰

    [美]达希尔·哈梅特著/赵本译


    一 谎报与枪杀

      史佩特脸形长瘦,下巴呈V字,有一对灰黄色的眼睛。这天,在史佩特的侦探事务所,史佩特回来,问一个来访人道:“有什么事吗,温德利小姐?”来访人温德利小姐是一个个子苗条的姑娘,衣着为深蓝和浅蓝,她怯生生地一笑:“我有个妹妹叫科琳,她在美国失踪了。爸爸妈妈在欧洲,我一定得趁他们回国之前把她找回来。”
      史佩特点点头,他的眉心凝聚起来:“她有其他的朋友吗?”
      她绝望池说:“有,叫沙士比,但他什么都不肯说,只是说她很好,很快活,她不肯来,他就自己一个人来。他——”
      这时,史佩特的朋友迈尔斯·阿切尔走了进来。他关切地问起事由。
      史佩特说:“温德利小姐的妹妹跟一个叫弗洛伊德·沙士比的家伙从纽约私奔了。温德利小姐见过沙士比,约好他们今晚见面。温德利小姐要我们找到她妹妹,叫她跟他分手,回家去。”他瞧着温德利小姐问:“对吗?”
      “对,”她含糊其词地回答。
      史佩特探身拿纸笔。“他长相怎么样?”
      “哦,他大概有三十五岁。同你一样高。不是生来黑,就是晒黑的。头发也是黑色,眉毛很浓。”
      史佩特在纸上画了几笔,眼也不抬地问:“眼睛是什么颜色?”
      “蓝灰色的。两眼水汪汪,——哦,对了——下巴上有条凹缝。今天早上我看见他时,他穿着一件浅灰的上衣,头戴一顶灰帽子。”
      “他说什么时候来见你?”
      “八点以后。”
      “好吧,温德利小姐,我们派个人到那儿去,可能有用——”
      阿切尔这时主动说:“我来照顾这件事好了。”
      温德利小姐站起身来,感情冲动地向他伸出手。“谢谢你,谢谢你。”她连连道谢谢,而后告辞。他走后,阿切尔去办他答应的这件事了。史佩特回家休息,没料,半夜里—..

    [阅读全文]  2011-2-20 10:24 - 冬雪儿 - 1714 查看 - 8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19   略萨访谈:如果你想活下去,就要活到最后

    如果你想活下去,就要活到最后——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访谈

    南方周末



    2010年10月7日,瑞典科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06年,略萨出版《坏女孩的恶作剧》,描写一个自幼就认定金钱至上的女孩和一个胸无大志的“好男孩”纠缠一生的故事,时间跨度近四十年。
    当时,西班牙媒体采访了略萨,采访中,略萨谈了该书的创作过程以及他和舞台剧的关系。——编者

    中产阶级的秘鲁不是真的秘鲁

    布兰科:远离散文,远离历史小说,你又回到了自传体的虚构小说。

    略萨:是的,这是一部很久以前我就想写的小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一种受到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约束的现代爱情。这种爱情比以前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要贴近现实。它横跨四十年,这也就能让我酣畅淋漓地描写一个已经改观了的世界。你想想小说第一部分故事里1950年代那些孩子们的世界,再想想1980年代末马德里拉瓦皮耶斯区,你就会明白那是多么神奇的变化。

    布兰科:利马、巴黎、伦敦、马德里,小说里的这四个主角城市是你自己的生活历程吗?

    略萨:这的确是我自传的一部分。我通过回忆来讲1950年代的利马、1960年代的巴黎、1970年代的伦敦和1980年代的马德里。自传出现在故事发展的所有舞台、环境和框架之中,大部分是杜撰和想象出来的,但它来自某些真人模特。

    布兰科:利马和米拉弗洛雷斯区是你青少年时代的舞台,你怀念那个环境吗?

    略萨:那是一个已经只留在文学作品中的利马。那时秘鲁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如果你是一个中产阶级的利马人,那你对秘鲁的概念绝对是不现实的。你认为秘鲁是一个城市化的有教养的人的世界,是西方的、讲西班牙语的和白人的世界。而秘鲁的现实是,安第斯山人、农村人和西班牙人入侵前的那类人,几乎..

    [阅读全文]  2011-2-19 10:41 - 冬雪儿 - 86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19   略萨:情爱笔记

    情爱笔记

    [秘鲁]巴尔加斯·略萨著/赵德明 译


    略萨在这部书中一反过去那种过去强烈抨击社会弊端的写作,书中用大量的笔墨大胆描述了迄今止尚不为常人所接受的同性恋窥阴癖、性虐待,以及恋母、恋物等“性倒错”行为。
      作者如同一位高明的戏剧导演,在为舞台设置了一种特意的情调和场景后,通过不断变换的现代声光和行路手段,将观众引入一种如梦如幻的奇妙境界。
     人,做梦时是神仙,
      思维时几乎是乞丐。
      ——荷尔德林,《徐培里昂》
      
    我不能根据我的行动给我的生活做记录;命运早已经把我的行动能力打倒在地了:我根据我的想象力来记录我的生活。
      ——蒙田

    一、阿尔丰索重登家门

    有人敲门。卢克莱西娅去开门。她站在门框中,一眼就看到了在奥里瓦尔大路两侧生长的歪七扭八、颜色花白的树丛的衬托下阿尔丰索那一头金黄的卷发和那双蓝色的眼睛。周围的一切在她眼前旋转起来。
      
    “母亲,我非常想你。”这唱歌般的声音令人记忆犹新。“你还生我的气哪?我是来向你赔礼道歉的。你能原谅我吗?”
      “你呀!你呀!”卢克莱西娅一手抓住门把手,一面靠在门框上。“你真不害臊!还有脸到这儿来!”

      “我是从美术课上跑出来的。”阿尔丰索强调说,一面把绘画练习本和色笔拿出来给继母看。“我真的特别想你。你脸色怎么这样苍白啊?”

      “天啊!天啊!”卢克莱西娅双腿一软,一下子坐在门口附近的仿古木凳上。她双手捂住眼睛,脸色仿佛一张白纸。

      “你可不能死啊!”小家伙惊叫起来,他真的害怕了。

      卢克莱西娅太太——感觉到那孩子走进门来——,睁眼一看,那稚嫩的小模样正在关门,随后走到她身边跪下来,一面抓住她的双手不停地揉搓一面惊慌失措地说道:“你可不..

    [阅读全文]  2011-2-19 10:14 - 冬雪儿 - 2276 查看 - 1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18   密勒:追寻记忆和想象的创作

    人物访谈:追寻记忆和想象的创作

    [澳大利亚]亚历克斯.密勒/黄源深



    在2002年冬日的一天,正在上海访问的澳大利亚作家亚历克斯·密勒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室,在那里接受了澳大利亚文学专家黄源深教授为《译文》杂志对他进行的访谈。
      
    黄源深教授(以下简称黄): 在过去的十年里,您出版了四部小说,分别是:1992年的《祖先游戏》(The Ancestor Game),1995年的《被画者》( The Sitters),2000年的《忠诚的条件》(The Conditions of Faith ),以及几个月以前刚出版的《石头国之旅》(Journey to the Stone Country)。您的这些作品获得了如潮的好评,也赢得了众多的奖项,譬如:《祖先游戏》获得了1993年的迈尔斯·弗兰克林奖(the Miles Franklin Award)和英联邦作家奖(the Commonwealth Writers Prize); 《忠诚的条件》赢得了2001年新南威尔士总理小说奖(NSW Premier's Fiction Award)和克里斯蒂娜·斯特德奖(the Christina Stead Award);而《被画者》也入围1996年迈尔斯·弗兰克林奖,成为候选作品。 您的小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在1994年就读过您的《祖先游戏》,在您此行来到这里之前,我又读了《忠诚的条件》。如果我们把您写的全部小说放在一起,一共六部,包括1988年的《观登山者》(Watching the Climbers on the Mountain) 和1989年的《特温顿鹿》(The Tivington Nott),假如要选出其中一部最具代..

    [阅读全文]  2011-2-18 05:21 - 冬雪儿 - 89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18   [转载] 把我的血给你

    把 我 的 血 给 你

    徐干



    把我的血给你,

    让你失血的身体

    能够再一次

    抵挡永远的寒冬。

    .
    在多年丢失的故事里

    看到了你的伤口,

    我每一个细胞

    都爆发出你的痛。

    .
    把我的细节给你

    我每一个血红素

    都倒映着

    你的身影。

    .
    那些被焚毁的赞美诗,

    那些强盗出没的路径,

    那些被暗杀的月亮

    那些被践踏的落红。

    .
    放心,纵然全世界

    都看不懂你的故事,

    我也要陪伴你走向

    最后一个单词。

    .
    握紧我的手,亲爱的

    看着我的眼睛,

    我们彼此搀扶,

    仰望那颗被枪扎伤的心灵。

    原载:神信仰探讨网

    [阅读全文]  2011-2-18 04:43 - 冬雪儿 - 8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诗苑


    2011-2-12   福尔斯:论英格兰而非不列颠特性

    论英格兰而非不列颠特性

    [英]约翰·福尔斯著/邓中良/杨绣文译


    瞧瞧英格兰的诗歌多么富有想像力,但谁曾听过英格兰人说过,“英格兰人是多么富有想像力啊!”
                                                                 
                                                                       ——迈克尔·麦克利姆瓦
      
    已经十年了,我一直在一个令人为难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如何去界定我现在是什么身份的本质问题,我是英格兰人,然而这却并非出自我的选择。
      
    必须立即指出,“具有英格兰特性”是一种意义有些模糊不清的存在。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够声称自己有纯粹的英格兰血统,而且是英格兰特性并不仅仅意味着在英格兰度过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我可以武断地把英格兰特性界定一下:祖父母、外祖父母之中至少要有两个是英格兰人;已经在英格兰生活了至少半辈子了;已经在那儿受过了教育;而且当然是以英语作为母语。但是我相信,首要的一点是:无论在哪一个阶级层次上,都承认而且接受这篇短文中讨论的英格兰特性中一些特定形式的优缺点。
      
    我越来越领会到我的不列颠属性只不过是我的基本英格兰特性的一种表面上的转换,只是在一个相当古旧的建筑物的表面贴上了新的表层而已。“不列颠”从组织方面来讲是十分便利的称谓,从政治上来看也是可取的,是个护照上使用的词汇。在所有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私人情境中,我是作为英格兰人存在,而并非是作为不列颠人。现在看来,“不列颠”似乎是在回顾历史时所用的一个具有口号性质的词汇——当我们肩上负载着要成为军事强国的历史重任,从而爱国精神..

    [阅读全文]  2011-2-12 08:23 - 冬雪儿 - 86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2-11   奥威尔传:沉落到底层的绅士

    奥威尔传:沉落到底层的绅士

    林贤治


    在奥威尔看来,政治生活本身提供不了道德指南,正如他评论司汤达时说的:“干革命的十有八九不过是个口袋里揣着颗炸弹拼命往上爬的人”,所以他竭力使自己沉落到底层,成为被压迫者中的一员,以此作为自我拯救的惟一办法。奥威尔没有我们所惯见的那种知识分子精英的优越感,对奥威尔来说,知识分子首先是一个道德概念,他对知识界的批评与他的自我批评是并行的,但也不妨看作是道德内省的结果。他总是为自己脱离底层而感到内疚。 ——林贤治

      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1984》,很少有人不为他的洞察力和想像力所震撼。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和道德主义者的立场,他对人类的自由和尊严的维护,那闪电般穿透黑暗事物的讽刺的话语,留给读者的印象是深刻的。

      二十世纪毕竟不同于十九世纪。在这个世纪,人类先后经受了两次世界大战,还有各种杀戮,其中的组织化及其残酷的程度是史无前例的。极权主义体制的兴起,也是这个世纪的事,那种控制手段的毒辣,足以使此前所有的寡头统治黯然失色。政治极大密度地融入到空气之中,影响每个人的呼息。所以,任何试图回避它,依仗一点可怜的才华便声称可以创造伟大的艺术者,实乃自觉或不自觉的欺世之言。

      他的怀疑精神从缅甸开始觉醒

       在我们的言说中,英国是一个绅士国度,虽然它是近世革命的产床,可是除了二战,一百多年来好像并未经历太大的震荡。令人称奇的是,就在这样一个温和保守的国度里,一个叫奥威尔的人,怎么可能通过寓言的形式,把一个充满恐怖和隐匿的痛苦的社会表现得如此逼真?他一生从未涉足极权主义国家,从哪里获得一种超验的想像,竟如此熟悉这头现代怪兽啮人的每一个细节?如果不是像杰弗里·迈耶斯的《奥威尔传》这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

    [阅读全文]  2011-2-11 09:03 - 冬雪儿 - 130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10   奥威尔:动物农庄

    动物农庄

    [英]乔治·奥威尔


      第一章 动物们的聚会

        入夜了,琼斯先生锁上了鸡舍,在提灯光亮的摇曳中醉意熏熏地穿过院子。到了后门,啪啪两声甩掉了靴子,径直进了储藏室,又为自己满上了最后的一杯啤酒,一饮而尽。接着,便循着琼斯夫人的酣声摇摇晃晃地摸上了床。
       
    当卧室的灯光刚一熄灭,整个农庄里便泛起了一阵喧闹。因为一种言论已经在日间传遍,说是大猪梅杰——就是曾得过“美丽鬃毛奖”的那头雄猪——在前一天晚上作了一个怪梦,他急于把梦的内容告知给其他的动物们。全体动物于是约定,当一确定琼斯先生不在的时候,他们便在大谷仓里举行一次聚会。因为大猪梅杰(在动物的圈子里一直保持着这个称呼,尽管他曾以“威灵顿美神”的名字在“肥猪展览会”上独领风骚)在农庄中的无上威望,所以每位动物无不情愿牺牲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来听听他到底要说些什么。

        在大谷仓一头的平台,大猪梅杰安坐在他的草垫上,头上的横梁悬着吊灯。大猪梅杰已经十二岁了,近来已有些发福,但仍不失为一头有着威严外表的猪。很快地,动物们渐渐聚齐,各按各的习性在四下里落座。最先到的是三只狗:蓝铃、杰西和小钳。然后是一群猪,坐在最靠近平台的位置上。母鸡们栖在窗台,鸽子们则在箱子上扑楞着翅膀,绵羊和母牛卧在猪群的后面不停地做着反刍。一同进来的两匹马是拳师和三叶,他们的脚步很轻,多毛的蹄子仔细地寻找落点,唯恐伤到隐在干草下的小动物。三叶是一匹已近中年的母马,自从生了第四匹小驹之后就再也恢复不了往日的身段。拳师则是一匹高头大马,魁梧而强壮,虽然并不具备一流的智慧,却有着众所公认的坚韧与勤劳。随后进来的是山羊穆勒和驴子本杰明。本杰明是农庄里最老的动物,也是脾气最坏的动物。他很少说话,如果开了口,也..

    [阅读全文]  2011-2-10 11:00 - 冬雪儿 - 1810 查看 - 1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4   奥威尔:1984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作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被称为 “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其代表作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Geome orwell),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19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困扰其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的对峙,乔治·奥威尔的作品经常被视为反苏和反共的代名词,因而在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遭到封杀。而根据2007年9月4日英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资料,因被怀疑是共产主义者的关系,奥威尔被军情五处和伦敦警察厅特别科自1929年起一直严密监视至1950年逝世。   

    奥威尔认为作家的写作有四大动机:“自我表现的欲望;唯美的思想和热情;历史方面的冲动(希望还事物以本来面目);政治上所作的努力(希望把世界推往一定的方向,帮助别人树立人们要努力争取的到底是哪一种社会的想法)。”他曾说:“我之所以写一部书,并不是要加工一部艺术品,而是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但是,如果这不能同时也成为一次审美的活动,我是不会写的。”“我的工作,是将自己根深蒂固的好恶感与时代强加给我们所有人身上那些基本上是大众的、非个体的活动相调合。回头..

    [阅读全文]  2011-2-4 11:56 - 冬雪儿 - 2458 查看 - 9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2-1   [转载] 奥康纳的安达卢西亚庄园

    奥康纳的安达卢西亚庄园

    王子红


    提到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浮现于人们眼前的自然是他所魂牵梦萦的那片邮票般大小的乡园和他惨淡经营了几十年的“山楸橡树别业”。而说起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ory O’Connor,1925—1964),人们往往悲叹她那命运多舛的人生。其实,身为南方作家的奥康纳同样是故土难离,南方这片风情独特的土地为她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灵感,而她所热恋的安达卢西亚庄园则是她创作的港湾,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仍留有她的印迹。她生活在自己的安达卢西亚——“栗色山庄”中常观照人生,一日三省,她生花的妙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共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1955)和两部长篇小说《智血》(1952)及《强暴者得胜》(1960)。在她去世后,她的另一部短篇小说集《上升的一切必然汇合》(1965)也得以出版。1971年又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全集,包括三十一个短篇,其中有十二篇是从未收在小说集里出版过的。现在,奥康纳已是美国二十世纪小说史上最具创新性、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南方故园也激发了人们探迹寻胜的热情。


        有一片热土,相传屹立着一座由古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创建的城市,力量在这里成为永恒。斗牛场的碧血黄沙、弗拉门戈舞的铮铮响板、近乎热带的奔放阳光的所有经典要素都在这里汇集。这是对西班牙著名旅游地区安达卢西亚的赞颂。但是我们这里所要谈及的却是位于美国米勒奇维尔市的安达卢西亚——著名作家奥康纳的乡村故园。

    奥康纳的安达卢西亚庄园位于美国乔治亚州鲍德温县441号高速公路西边,距离米勒奇维尔市区大约四英里。绵延的山脉、红色的粘土、葱翠的松树以及阔叶林是这一地区的特色。..

    [阅读全文]  2011-2-1 10:20 - 冬雪儿 - 85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11-1-27   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俄罗斯作家。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他就醉心于文学,1912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在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他比较广泛地接触俄国的社会生活,参加过红军,当过记者及报社编辑。这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使他一举成名的是中篇小说《卡拉-布加兹海湾》(1932)。后来他还写了一系列画家、作家的传记小说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伊萨克·列维坦》(1937)、《塔拉斯·谢甫琴柯》(1939)、《北方故事》(1938)等。卫国战争时期他当过战地记者。他于1956年发表的《金蔷薇》是一本创作札记,其中谈了许多创作体会和经历,受到广泛欢迎。后期他致力于创作长篇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1945~1963),反映了19世纪末直到20世纪30年代作者的经历,是作者对创作历程和道德、精神内容的思考、探索的总结。   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多以普通人、艺术家为主人公,突出地表现了对人类美好品质的赞颂,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他的短篇小说写得优美如诗,艺术水平很高,如《雪》、《雨蒙蒙的黎明》、《一篮杉果》等。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金蔷薇

    [俄]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写在前面的话

        文学不遵循雕敝的规律。只有文学是不朽的。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

        应该永远渴求美。
        ——奥诺尔·巴尔扎克

        在这本书里,许多地方叙述得不连贯,甚或不够明确。有许多东西是值得争论的。

        这本书既不是什么理论研究,更不是什么指南之类。而仅仅是我对作家劳动的理解和我自己的经验的札记而已。

        书中没涉及我们作家工作的思想基础的广袤倾域,因为在这一方面,我..

    [阅读全文]  2011-1-27 10:15 - 冬雪儿 - 2170 查看 - 2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11-1-22   昆德拉:不朽

    不朽

    [捷]米兰·昆德拉著/宁敏 译


    第一章 面相

      1

      那女人约摸六十或六十五岁,我坐在健身俱乐部游泳池边一张折叠椅上看她。这里是一幢塔楼的顶层,整个巴黎可以尽收眼底。我正在等阿汶奈利厄斯教授,每有必要,我们就相约在此聊天,但今天他迟到了,我便只好看那女人。她独自站在齐腰的池水中,两眼直盯着一个身穿运动长裤、正在教她游泳的年轻救生员。他发出指令:让她手把住池边做深呼吸。她做得那么卖力,认真,活像一台老掉牙的蒸汽机在水下呼哧呼哧喷气。(那充满诗意的声音,早已被人遗忘,若要向不知情者描述,不妨就说像一个手把着游泳池边的老太婆没入水中的出气声,那再确切不过了。)我看得出了神。她让我着迷,是因为她的姿势很滑稽(救生员也注意到了,他的嘴角微微绷着)。这时,一个熟人过来搭讪,分散了我的注意力。等我想再看,授课已经结束。她正绕着水池朝出口走去。她经过那个救生员,朝前又走了三四步。忽然,她扭过头来粲然一笑,向他招了招手。就在此时,我心头怦地一震!那笑靥,那动作,分明属于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她抬臂时,有一种令人销魂的轻柔感,仿佛顽皮地将一个五色彩球抛向她的情人。那笑靥和动作,优雅而富有魅力,但是她的那张脸和身体,却已魅力全无。这是淹没于身体的无魅力之中的一个动作的魁力。毫无疑问,那女人已意识到自己不再美丽,但此时此刻,她却忘记了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某一部分存在于时间之外。我们或许只在某些特殊时刻觉察到自己的年龄,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无年龄可言。不管怎么说,她转身、微笑、向年轻救生员招手(他忍不住而嗤笑)那一瞬间,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年龄。她的存在于时间之外的内在魅力,在那动作的一刹那显现,令我目眩。我奇怪地受到感动。于是,阿格尼丝一词浮上脑际。..

    [阅读全文]  2011-1-22 09:31 - 冬雪儿 - 1700 查看 - 1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