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夫 的个人文集   修改文集名字    文苑首页
 
唐夫文集
   
 
标 签  文集首页
主人:唐夫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快速链接
搜索
  

好友文集

[原创] 聊聊《玫瑰坝》
宝瑜兄:


    曾见网页上有不少笔友对你的《玫瑰坝》的评议,特别在海川上见贴,丘山先生当为平生寻觅中国文化之精品,这让我惊异。不想在伊甸网站里与足下相遇,并获得你寄来的电子文版,喜从天降。我随即下载编入版面,在十五寸电脑的荧光屏中的word文档里,择为浏览器的满页框面,足五百多页,如果以平常文档页面而计,大约在近千页之巨。这可真是实实在在的长篇,要读完,特别是盛夏里,恐怕得来点汗。

  上周我订好去日本的机票,打算走前把相关历史和一些作品读完。但你的大作我得名列前茅,插进来,一鼓作气。两天里匆匆忙忙(包括前夜几乎不眠)将《玫瑰坝》的故事梗概拉了一遍,粗略浏览,一目十行加不断的跳跃,今晨才开始细细咀嚼。我怕时有阻隔,一吐为快之感无法遂愿,愧对足下沥血之笔,鉴于您我还是老乡,就先说两句印象和感受。作为以后读感的开场白吧。


  老实说,触及你的文字,边读必然边想,边想必然回忆联翩,像我们一代,可以说每人都经历或者接触过作品里的人物, 那些动态活灵活现,那些霜打雪压的偏僻农村,赤日炎炎加饥寒交迫的,那些鬼哭神嚎的日日夜夜,可怜的山山水水被学大寨折腾至惨不忍睹之状,人情世故变的稀奇古怪.......。当过知青的我更理解他们,理解你塑造了两个最具时代意义的主人翁冯东明和陈素芬。这不仅仅是理解,简直就是让我再和那些苦难同胞摩肩接踵者“再次团圆”。 活生生的目睹环绕他们周围的一个个人物:善良的地主王秉文迪的惨死,

  
  只因工作队长谭伟民在批斗会上错解哭泣者的本意,一念之间便是大笔一挥,草菅了人命还理所当然。类似的冤情折射出几十年来依然故我的,伟光正的自以为是。更有陈素芬的简单思路,面对亲哥哥陈进的深奥远大思想之间的矛盾,这位革命干部对自己的亲妹妹----一个乞丐变为地主婆---之间的对待现实的不同看法, 年轻的少女知识分子范淑君和出身不好的冯东明的爱情遭遇,前者遭强征成为官太的变迁,村社无赖王守伦的流氓本质,转业军人干部黄继福的居心叵测,占据官位而无恶不作的行径,映衬出绝大多数人基层官员的来历和品格。最是冯东明和陈素芬之间的一些对话,荒谬下的理论(你用“智力陷阱”形容,一语中的,真精言妙语!)蒙骗了无数学富五车而又误入迷途的知识分子,他们历经洗脑之后的眼光,早已经成为自以为是的白内障了,那些悲惨的现象被套满自圆其说的光环;却经不起陈素芬以简单的示例较真,将冠冕堂皇的理论揭露得体无完肤。忍俊不住的微笑,读你那寥寥数语,剖析出暴政和平民百姓之间的“论语”之根由,在真假之间,人妖之间,善恶之间,泾清渭浊的给人一目了然审判。

  
  作品中,你总是把握用语分寸,双关映衬,让深奥的理论在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让读者含着泪,时而扼腕,时而悲怜,时而愤懑,时而咬牙切齿。最欣赏您的朴素语言,画龙点睛的幽默,含蓄的启迪,将一个时代里冠冕堂皇的理论撕裂得体无完肤,让卑劣同圣洁摸肩,伪善与忠厚接踵,刻画出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展现出一个时代的巨大问号于奇怪的惊叹之中。最后,陈素芬惨死的结局,不仅仅是令人垂泪,而是莫可名状而又义愤填膺的不平和愤怒。


  阅读中,我会不由自主在文章的段落后留下感言,如读林国栋奉劝王秉文随同逃亡缅甸的对话,王秉文已死到临头,还乐观的揣测共产党来了之后的景象,老老实实将地契账目做好准备出示贡献, 还抱定人性的基本念头,总结了历代改朝换代不过是纳粮缴钱而已,还乐观其成以为就是落得两袖清风,仍可以粗茶淡饭度日-尚不至于被置于死地的侥幸心理,是当年不少人的心态。谁知,事与愿违的状况,后来的结局远远超出了力所能及的想象,这些热爱土地,善于经营,克勤克俭,乐于助人的土地的主人们,却一个个被残杀,被恶斗并遭受到无不及其的凌辱,并受到肉体的毁灭。亘古迄今,从来没有如此惨绝人寰的“社会主义天堂”。


  阅读中,对你的人物对话的描写,让我想到曾经阅读司汤达作品也有时曾相似的感觉。他被人称为描写心理的大师,我看你的语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简略读罢,最深的感受是你陈素芬描绘,她是那么睿智,那么善解人意,宽容厚道,从她的言行举止,代表了千千万万善良的百姓,是如何遭受祸从天降的“大风大浪”,就她本身的曲折经历,给人一个难以言述的暗:在严酷的动乱年代(她出生时候的旧社会,那是中国百年最战乱的时期)命运的改变,她遇到坏人也遇到好人,但自从改朝换代后,她再也遇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了,就连她的亲哥,她后来的丈夫,不但对她的惨景无能为力,甚至还不时用阶级斗争观念(哪怕是相形见绌)来“宽慰”她,改变她,但活生生的例子,最后在陈素芬的惨死后,冯东明终于醒悟而只有迟来的惨叫:“素芬,我們一起逃吧。逃到緬甸去。逃出這個整人害人的火坑。”那是何等的声嘶力竭,何等的严酷和绝灭人性?

  有鉴于陈素芬的成熟和在对话中涉及的知层面的识丰富, 这让我暗暗惊异,也许没有细读到她的成长经历和酿造知识源泉的条件。同样的感受在我读红楼梦时对宝玉黛玉等博古通今的才华,以及融会贯通的诗词歌赋的信手拈来,随意唱和等,也许是鉴于篇幅所以,作者不必啰嗦吧。

  不过,对结尾那小段的文件转载,对地富反坏右的揭帽决定,这已经不能用滑稽二字来形容那些司马昭之心的大言不惭之论了。在中国古代,皇帝会下罪己诏之后,恐怕还有点忐忑不安吧。在西方,那是“当仁不让”的巨额赔偿。一个沾满鲜血的政权,仅仅因为寻章摘句老雕虫般的接受了只言片语的马列主义那些半生不熟的瞎说八道之论,就轻而易举屠杀了150万(有说为400余万)地主,那些克勤克俭的山乡精英,就那么轻描淡写的几句废话,就能洗涤对生命的亵渎的冤孽么?我希望将来中华民族进步到让这些屠夫的子子孙孙,每天早上起来对镜痛打自己几个狠狠的耳光,以偿付自己的祖宗在20二十世纪里犯下的滔天罪行。

     草草数语,言不及义,请原谅我的浅薄与轻率。我还在继续阅读,继续思考,期望能写出比较全面,周详的读后感来,才可以毫无愧色展示给朋友,作为一种推荐的贝壳吧。

  好,有话再聊!
  

  唐夫  草书
  

  2013--07--31  之后略改。 8月4日再改。
  

  昨天电脑坏损,气昏,耽误一天。现在只好用陈旧电脑替用,很不舒服。

14 评论

谢谢唐夫兄的美言。

陈素芬思想过于成熟和知识的丰富问题,第一版出来后就有朋友提出,在第一版中,因为一些处理不当,给人一种陈素芬目不识丁的印象。其实,我谈到过陈素芬小时候在邹家的支助下上过学,她又喜欢看小说,所以或多或少是有一些知识的。 在第二版中作了一些处理,试图扭转人们的这种印象。例如,在第一版中,陈素芬不知道福尔摩斯是谁,给人的印象是她没有读过书。在第二版中我把这一句删去了。唐夫先生读的是第二版,仍然有这种印象,可见我的处理仍然不好。

马克思主义非常迷惑人,原因之一是它先给你一个思维的路子,或者可以称为思维的框架。你要是跟着他的路子思考,接受他的思维框架,这个理论就显得无比正确,无比英明。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一个思维的陷阱,一但掉进去,就很难爬出来。我们这一代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长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一直在这个框架中思想,要识破这个理论就非常困难。我们这些识破这个理论的人往往都是因为偶然的机遇,或者是像唐夫兄一样受到了迫害,或者是像我一样在读书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小破绽,或者是经历了林彪事件、四五运动,等等。直到现在,有了苏联和东欧剧变,中国在西方照相机之前的流血,朝鲜世袭王朝的种种倒行逆施,西方仍然有一些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可见这种理论的蛊惑力之强。

然而,对于一个没有按照掉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陷阱中的人来说,如果没有给自己套上它的这种理论框架,没有按照它提供的思路思考,把这种理论和现实加以比较,用常识来作判断,要识破这种理论并不困难。

我认为, 要识破共产党的那些理论并不需要有渊博的知识、 丰富的经历、超凡的智慧,只需要有常识就够了。关键是要相信自己,用自己的脑子独立地思考,而不是轻信任何权威。

结尾在第一版中非常简单,只是提到中央发了一个文件,从此地富分子就不是敌人了。很多朋友也提出了批评,认为是画蛇添足,给人一个中共已经改正的印象。我在添这个足时的想法是要给出一个确定的时间段,表明地富分子及其子女受苦受难的时间如此之长。唐夫兄看到的第二版中还直接引用了中共的这份文件,企图说明共产党政策的荒谬:武断地把一些完全无辜 的人当成敌人,多年后,突然又说他们不是敌人了。与此同时,又留个尾巴,不承认自己过去做错了,等等。

pb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