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凡 的个人文集   修改文集名字    文苑首页
 
欲望的汤__山豆凡/小凯
   
 
标 签  文集首页
主人:山豆凡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快速链接
搜索
  

好友文集

[原创]回“海外逸士”旧话题-中国人素质
回“海外逸士”的旧话题-中国人素质

山豆凡/小凯


今天浏览文集时,看到从事大量古诗词翻译的学者“海外逸士”曾写的一篇评论,内容关及中国人素质的好坏。笔者通过中西对比,表达了他对国民素养的苦恼。我对“海外逸士”的想法表示理解和尊重,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应该说,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标准的提高,中国的人口素质在过去很短时间里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人口素质和人(民族)的素质,我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这里只谈人的素质。

相对其它种族或国民来说,中国人素质是好是坏,这个问题一两句话很难说清。不是我有意要回避,而是“民族的素质”这个概念本身涉及许多方面,生理学、人类发展学还有社会学中一个民族所生存适应的环境,都影响到素质的体现和变化。而评价素质好坏时(假如它可以用来衡量和评价),脱离背景因素来进行对比是不恰当的。比如说,意大利人或西班牙人感情丰富,餐桌上会像吵架一样激烈地交谈,德国人用餐时可能要安静得多,而这些个性的差别不能用来比较素质的好坏。但不得不承认,有些行为和素质是有直接关系的,比如说屠杀、奴性、剽窃、偷盗、自私、不考虑他人、还有忘本、欺诈、懒惰等等,都包括在一个人或民族的素质范畴。

此外,一个人的素质和一个民族的素质不同,前者很微观,后者则不能通过很短一段历史时期中的个体行为来判定。例如,谈到中国人的素质,很难隔离开现时的环境,成长的历史和正在发展的趋势。明朝的中国人,和文革后期的中国人,是同一个民族,但在微观或短期表现上,差别会很大。而宏观状态中的个人的行为表现,是和社会氛围与生存状态紧密相关的。

在没有或未能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谈一下自己对海外中国人素质的理解和观察(同样,前提是如果素质是个可以进行衡量的特性)。凡是真正努力要融入本土社会的中国人,他们的素质普遍相当好,他们遵纪守法,奋斗向上,勤劳俭朴,待人友善。而对陷入唐人街文化无法自拔的中国人,也许会具有另一种现象,但后者行为反映的素质好坏,并不一定是民族问题,而是其生存状态、思维习惯和社会反馈所促就的某些特征。

关于和其他民族所进行的素质对比,我这里用喝汤来举个例子,日本人和中国人坐在同一个餐厅喝西方深盘子或浅碗里的汤,吸溜的声响一样大。日本人和中国人坐在同一个公众场合吃面条,突噜的声音也一样大。而日本人的礼节和对秩序的遵守,和中国人区别却很大,是人的素质呢,还是社会影响和生存环境的表现呢? 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那种区别还明显吗? 如果中国经济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了,人可以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那种礼节和秩序的区别是否就自然消失了呢? 重复之前提到的,人个体的行为表现,和生活标准和生活保障体系密切相关。秩序是靠“惩罚”教出来的。人性里本来就有无序和混乱的特点,没被惩罚过而不懂秩序的,不见得那个人的素质就差。

又假使说,一个人月收入的相当比例要缴水费,或者说他/她居住的地方总是停电停水,那很容易想象他可能经常不洗澡,而人不洗澡身上会痒,痒得受不了私下和公众场合都会挠,而这种当众挠痒痒的行为表现,时常被人误以为是人素质的低下,这样理解是片面的,如果用它来概括该个体所属民族的素质,就更不恰当了。无家可归的人身上有味道,蓬头垢面,这个“素质”问题,不是民族的素质,也不是他或她所谓的素质问题,可能是疾病所致,可能有其他原因。当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

这里再看看随地吐痰的现象,如果一个城市空气清新,环境良好,人口又很少,在街上随地吐痰的现象自然就显得罕见,痰的产生不是习惯,而是病理特征。但如果空气中浮沉很多,环境拥挤,四处又找不到痰盂,城市实在平均的除污打扫又很表面化,那么走在垃圾四周的人随口吐一口嗓子里的脓痰,也是很正常完全可以理解的,它不反映人的素质,而反映一个环境的素质。当然,这两者并非完全独立。

另外举个例子,挖鼻孔。在公众场合挖鼻孔是否反映人素质低下呢? 我曾经以为它就是一个没素养的指征,但后来改变了这种看法,尽管我坚持认为这个习惯和吃饭张嘴大嚼一样,是需要改掉的毛病。尤其是在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当别人都不会当众挖鼻孔的时候,一个人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应该又挖又抠地去倒别人的胃口,我离开国内以后,见过少数中国人在餐桌上旁若无人架起胳膊对着鼻孔大挖特挖,其中某个男士的个体素质的确很差,他虽然已经在海外生活了二十年,可他的精神状态是静止或倒退的(不论是放在中国还是海外来比较),他素质的低劣不是因为他挖鼻孔,而在于他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非常粗俗和没有礼貌,这样的中国人,其实在海外的比例并不高。当然,我也一直认为他的行为只反映他自己或他每日的旁观者他的老婆,除此之外,不代表整个民族。

当你从本土的生存环境里跳出来,去观察唐人街文化或华人海外社区内部某些行为表现的时候,如果你发现了他们和本土居民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也应该考虑那个小圈子---唐人街或某华人社区---的特殊文化和生存环境,如果某个群体里的人对一些行为习以为常,比如说不捂嘴大声咳嗽,报名领表不排队等等,那么不排队也许就是那个群体的规矩和行事办法,而不捂嘴可能说明该环境中个体的免疫力很强或医学常识较少,接几粒吐沫星子司空见惯而“得来”无恙。当然,咳嗽的这个问题有待探讨,它和挖鼻孔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来说说排队,如果把中国人和法规健全及人口较少的国家相比,表观上不难以为不排队是素质差的表现。这样说不无道理,但它反映的同样是环境的素质,或环境里的习惯,而不是人真正的素质。人,是个生存的动物,如前面所述,人守的规矩,通过完善法令和其执行强化而建立巩固,规矩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习惯不是天然,谈到素质这个词,天性的成分就感觉相对要多一些。比如说,身体素质,可以提高,可以削弱,但初始状态或基因很关键。我不认为中国人整体基因有缺陷。

再举个例子,来谈谈自然灾害。中国的洪水、地震、暴风雪等等在近年来不算少见,西方也有各种各样的灾难侵袭。但当类似事件发生的时候,你也许会看到中国老百姓逃生的设备破旧不堪,喝脏水,吃烂饭,你也许会看到发达国家的百姓喝着汽水,吃着汉堡,坐着救生艇,再把优质的帐篷和救援物资变成到处是粪便的难民营里的垃圾。一样是人,类似的自然遭遇,不同的“人为”环境,逃生的速度决心效率和撤离时的配合与秩序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个时候,是否可以思考一下人素质的差别呢? 当然,这时候也不能忽视军队武装的压力和人一贯的听顺服从或一贯的自由散漫。

总而言之,人的素质是个复杂也很主观的话题,它应该联系到人所存在的社会,它当然也反映个体。关于中国人的素质,无论好与不好到什么程度,希望人们在分析观察的时候,能把生存环境里的习惯和人本身内在的素质区分开,关于中国人的素质,我实际更期望文革所毁灭的美好能够尽快回归到社会中来(如果可能),而那十年产生的破坏,也能够经过光阴流逝和时代进步的过滤,慢慢消失。

36 评论

謝謝山先生討論。這次回國﹐碰到一位當官的跟我說﹕中國人的素質會慢慢好起來的。
我說要等領導素質變好﹐百姓的才會慢慢好起來。這裡的素質當然不包括大庭廣眾
挖鼻子之類。

海外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