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unlover 的个人文集   修改文集名字    文苑首页
 
【伊甸文库】
   
 
标 签  文集首页
主人:thesunlover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快速链接
搜索
  

好友文集

[转载] 华尔街的赤裸欺骗

华尔街的赤裸欺骗(1)

起石 / wenxuecity


麦特·泰比(Matt Taibbi)─ 滚石杂志记者。因其年初的“高盛–美利坚大泡沫机”文章而引起许多读者注意(我的博文有中文翻译),最近,麦特的最新文章“Wall Street’s Naked Swindle”再一次给大众揭示了华尔街使用的“无货空头”(Naked Short Sell)手段,一种欺骗手段,造成了贝尔斯通和李门在短时间内破产。当然,“无货空头”只是华尔街的一种欺诈手法,贝尔和李门的破产还有更深刻的原因。但是,这个“无货空头”实可谓华尔街最恶劣,最阴暗手段中一种通过操纵上市公司股价,来控制股市和上市公司的“赤裸欺骗”。

2008年3月11日,有个人 ─ 但没有人知道是谁,下了华尔街历史上最疯狂的一个赌注。这个神秘的人花了1百70万购买了一系列的期权,赌那个摇摇欲坠的投资银行贝尔·斯通的股票要在9天内失去一半的价值。“就像是买1百70万张六合彩票似的。”一个金融分析家说道。

更疯狂的却是那个赌注赢的钱。

贝尔·斯通那天下午收市时的股价是$62.97。在那个时刻,那个下了赌注的人,就有了在3月20日或之前,于$25─$30之间的价格销巨量售贝尔·斯通股票的权利。为了能让赌注兑现,贝尔的股票就必须快速且沉重地下落,超过历史纪录上的任何代理商。

第二天,3月12日,贝尔的股票开始了自由落体式的下落。到那个星期结束时,贝尔几乎没有了任何现金,而寄希望于政府救济的承诺。周末时,它被联储和财政部踢倒,用枪杆子顶在脑门上,被迫把自己卖给了大通(用纳税人的290亿美元成全了这桩婚事),股价只有$2/股。而那个在3月11号买了期权的人,在17号早晨起床时,就赚了159倍的钱,大约是2亿7千万。这个交易员如果不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家伙,那就是至今最聪明的“狗娘养”的。

这个太过于明显了的,被内幕者操纵的厚颜无耻的交易,连参院金融委主席克里斯·达德在几个星期后的听证会上,都对后来成为证券委主席的考克斯说:“这种行为必须要给证券委吹个警哨了,这个可不是普通的流言可以造成的。”

考克斯严肃地点头并许诺,是的,他一定要去调查。但实际上却是另外一回事。尽管证券委给华尔街公司发了50多张传票,却连那个神秘的交易员都没找到,尽管那个神秘的人不知如何在事先知道了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就要彻底垮台的消息。“证券委会派人去海外调查赚了2千块的内幕交易”,证券委前高级顾问贝克尔说到,“但他们对此案没做任何事。”

证券委的没有诚意的监管却没有被市场所忽视。六个月后,在贝尔·斯通被残吃掉后,几乎同样的例子发生在李门身上 – 另外一个华尔街投行在明显的操纵行为下蒸发了。从那以后,金融危机开始,然后,全球经济进入火山喷发状。

就像所有的泡沫经济一样,贝尔和李门都被超高“杠杆”所累,而脆弱不堪。那些局外人使用的,把它们打倒的方法都是合法的:信用降级,通过媒体四散传言,还有合法的沽空者把股价炒低。但是,贝尔和李门最后的悬崖一跳,却是无法否认被人推了一把 – 就是这个纯粹属于伪造术的“无货沽空”。

这个扮演了特殊角色的骗局太具有讽刺性了。总之,那个把两个投行吹到天上的繁荣,其实是个虚假的经济 – 一个华尔街搭起来的糊糊山,用来取代真正的经济。到了布什中期,大投行像贝尔和李门已经不再为真正的经济融资和创造就业了。华尔街现在,用一个投资高管的话说,就是像“露茜对查理·布朗”一样。用无数的“金融创新”把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的引诱进局 – 装扮漂亮的泡沫里:网络,房产,石油期货。华尔街把经济转变成巨大的赌场,目的就是把中产阶级的最后一滴血榨干。

贝尔和李门的结局其实是在经济被抽干了血后,那些豺狼们无法剥夺中产阶级后的“狗咬狗”式的自相残杀,并且采用同样的手段。从蛛丝马迹中,我们第一次看出他们是如何使用那些手法,以致于政府监管都无能为力。

这是一次协商好的“放血”,一次由政府参与并协助进行的经济与政治权利的“魔鬼般”合并。进入2008年,华尔街有5家投资银行:贝尔,李门,美林,高盛,还有摩根。今天,只有高盛和摩根生存下来,并且是独立的公司。栖息于重组的华尔街阶层的顶端。在剩余的文明世界救助了华尔街的腐败后,政府却把狼引进了政府,还有甚得民意的总统 – 奥巴马,竞选成功并承诺要清理这个乱摊子,但却把贝尔和李门的征服者们选入内阁,以及教皇式的祝福赐给了新一轮的抢劫。

对其他人来说,这个厚颜无耻的偷盗 - 加上政府显而易见的无动于衷,- 明显表明美国的资本市场就是一场进行中的犯罪。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儿的人,新闻报道却更加恶劣。我们处于一个自大萧条以来从未经历过的时刻:我们的经济彻底完蛋了,富人没有东西可偷了。

如果你睁开眼使劲看看,你就会发现,我们过去十年的“金融衍生品引导”的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伪造的经济。在最基本上,像那个引发了全球崩溃的“信用掉期互换”,以及“债务抵押义务” - 就是要在我们垂死的经济不能继续给金融业输血后,被用来达到从空中变出钱来的目的。这些“产品”的基本概念都是相同的:用复杂的公式代替实际资产,一旦交易,就会用承诺和债券(IOU)来作抵押,而不是实物。信用掉期互换能让银行借贷更多款,而不需现金储备来保护可能的调期。一种“债务抵押义务”就是让华尔街发行“房贷抵押债券”,其担保不是真的人付的还贷款,而是其他不负责任的借款人的疯狂承诺。他们甚至给其名曰“合成债务抵押义务”- 一种交相重叠的金融衍生品合同 - 竟没有人会拿它当笑话。整个经济是伪造的。

在过去的10年间中大部分时间里,没有人比贝尔推涨这个虚假的经济,特别是那个虚假的房产市场,做得更卖力了。2004年时,作为5大投行之一的贝尔,要求证券委放松借贷的标准,即要求它借贷出每12块钱,要保留1块钱作储备。这样的结果就是,贝尔的“债对资”比例就升到了33-1。贝尔用那个高杠杆发行了堆积如山的房贷抵押证券,实质上是靠借贷维持了了“繁荣的房贷生意”,从而使它的股价在2007年初冲涨到$172/股。

但是那个夏天,贝尔开始喷火了。两个大量投资到房贷抵押生意的对冲基金在6,7月时爆炸了。迫使S&P500把它的前景评级从“稳定”下调到“负面”。这个公司活过了冬天,部分原因是它抛弃了那个蠢猪执行长,吉米·肯,一个眼皮不停地抖动,抽雪茄烟的,70多岁的人,在危机时期被人看到在一个桥牌赛上 – 但是在2008年3月份时,贝尔是在被一帮子债主轮番用贷款维持它的生存,一旦有一天市场操纵者不想玩了,那就是贝尔的死期到了。

所以,在3月11号,差不多是那个神秘的“诺斯特拉达穆斯”(法国星相学家)在贝尔崩溃前的一刹那,买了1百70万的赌注 – 奇怪的是竟没有引起华尔街的注意。在那天,在纽约联储,举行了一个由博南克和盖特纳组织的会议。午餐会包括了华尔街的所有关键人物,除了贝尔·斯通以外。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911/news-gb2312-955836.html

4 评论

华尔街的赤裸欺骗(2)


贝尔,事实上,是投行中唯一没有代表出席会议的,会议名单就像是巴茨尼一塔塔格里亚(教父里的黑手党家族)5家庭的联盟。大通的吉米·戴门(Jimmy Dimon),高盛的罗伊得·布兰克凡(Lloyd Blankfein),摩根的吉姆·高蒙(James Gorman),李门的迪克·佛得(Dick Fuld),还有那个美林的约翰·森(John Thain)。还有代表花旗的鲁宾(Robert Rubin),黑石集团的斯蒂文·舒沃兹曼(Stephen Schwarzman),以及几个对冲基金的头头,像Citadel 投资集团的肯·格里芬(Kenneth Griffin)。

这个会议从来没有对公众宣布过。事际上,它是布鲁姆博格的一个记者以“自由信息法案”的名义,要求联储公开文件后,在博南克的日程表上偶尔发现的。“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随后联系了所有的与会者,但都拒绝对会议的内容提供评论。“这个会议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保密”,摩根的发言人表示。“黑市没有评论”,舒沃兹曼的发言人说道。鲁宾回绝了采访要求。佛得的秘书从未回过电话,高盛也拒绝讨论这个闭门会议。纽约联储说这个会议在数周前就预订好了,是简单的常务会议。“这种非正式的,小组型式会议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从有着第一手知识的人了解市场的运行情况。”

那到底会议上发生了什么事? 没有证据显示博南克或盖特纳召集了这个保密会来讨论贝尔的麻烦,及一起分享战利品。很有可能是他们中某一个在这个因为其它原因而召集的会议上,对贝尔发表了不恰当的意见,而无意中导致了对贝尔挤兑。令人不可置信的是博南克和盖特纳告诉国会的一派胡言:贝尔破产后一个月,两个人在参院听证时讲道他们是在星期四,即3 月13号才了解到贝尔的流动资产恶化情况。尽管星期一,3月10日时,有关贝尔麻烦的谣言已经开始流传,而两个人是星期二,3月11日时和华尔街所有的关键人物开会时亲自见的面。这就像是在说,你于9月12日在总统办公室呆了一下午,却只在9月14日才听说了9/11的事件。

在联储的“保密”托辞下,我们不可能知道到底会上讲了什么。但我们确定知道的是在会议一结束后,贝尔的挤兑就开始了,华尔街所有的和贝尔有关联的主要公司都开始从病人的手臂上拔出管子。银行,代理商,对冲基金在贝尔有现金帐户的都大量提取(使贝尔难以支付信用付款),还有针对贝尔的信用掉期互换。同时,贝尔被雪片似的“更替要求”─ 一种要求贝尔兑现债务的要求搞得措手不及。到了3月下午11日的下午,贝尔的两个对手投行,瑞士信贷,和高盛被要求贝尔还债的“更替要求”招架不及,而暂停接受,更预示着市场对贝尔的极大怀疑。

所有的这些战术都是所谓的“熊袭”骗局的一部分,即小的股票操纵者用来对付散户用的一种手段。但是这次对贝尔的最令人诅咒的攻击手法,使用的却是和那个“熊袭”有同样特征的一种伪造的机关 ─ 叫做“无货沽空”。从那个3月11日的联储会议结束起,贝尔就成了这种表面上看似合法的手段的攻击目标 – 而那些在谣言四散后对贝尔进行攻击的公司都出席了那个会议。既然证券委未能找出谁是攻击的内幕者,华尔街剩下的就只是流言蜚语了。根据贝尔公司房贷部的前经理,汤姆·马如纳,贝尔内部的传言是集中在高盛和Citadel。两公司后来都被证券委传了票,调查是否有市场操纵行为 – 以及贝尔和李门的执行长都怀疑而且传说都联系过高盛执行长布兰克芬,质问为什么高盛参与骗局。(高盛的发言人否认了指控,告诉记者“(高盛)一贯严格经营的。”

“无货沽空”的根子在1973年,当华尔街几乎不再使用纸张来交易股票时。

在那之前,如果你想把你的“公司A”的股票卖掉,你和买主必须通过代理商达成口头协议。然后买主就成了股票的合法主人了,然后代理商就把这股票送交给买主了 ─ 用一种可笑,巴西方式的信差把这些“股份文件”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 一种荒诞的交易系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尔街设立了一个巨大的金融“化粪池”,称作“信托公司”(Depository Trust Company ─ DTC)─ 由代理商和银行财团共同拥有。这个信托公司集中以及保持所有的交易记录。现在,为了不再派信使骑自行车在曼哈坦跑来跑去递送单子,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一直保留在信托公司。当一个代理商卖出股票时,信托公司只需要改变一下记录而已。

这个新的电子系统带动了爆炸性的金融发明。以前很少使用的一种方法,但现在变得非常流行的交易手段叫“沽空”─ 一种完全合法的交易手法允许股票投资者反向购买股票。这个“沽空”的基本原理很容易理解:比如说你是对冲基金经理,你想赌某个股票价格下降 ─ 某个叫“国际受伤羚羊”的公司。

那你就要先去找一个代理商,像高盛,拥有那个公司的股份,并且愿意借给你。所以你可以在星期一早上去高盛借1000  股“受伤羚羊”的股票,假设股价在那天是$10。

然后你可以拿那你借来的1000股,在公开市场上以$10的价格卖掉,这样你就有了$10,000 的现金。你然后就等。一星期后,摄影机拍到了“受伤羚羊”的执行长和一个“受伤鸭子”在汉堡王(Burger King)的厕所里偷欢,并被CNCB播放了。因这丑闻,“受伤羚羊”的股价掉到了$3.50,于是你就去买回那1000“受伤羚羊”的股票 ─ 只需花$3,500,然后你就把这1000股退还给高盛。在这时你对“受伤羚羊”已无任何兴趣了。你通过“沽空”赚了$6,500。

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正常的“沽空”不仅是完全合法,而且还可以带来社会效益。通过鼓励华尔街去发现那些效率低下的公司,然后“沽空”他们的股票,“沽空”能起一定的“警察”作用。合法的沽空可以帮助揭露出像 Enron 和 Worldcom 那样的公司。问题是,这个利用信托的“无纸系统”也给那些企图游戏市场的人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在旧的系统下,沽空者必须先借到实际的股份,才能进行沽空,即你必须先有,才能卖。但是在新的系统下,沽空者只需要信用去“找到”要借的股票,而这通常只需要和代理商的对话就可以完成了。

魔鬼对冲基金:我想沽空IBM,你有1百万股借给我吗?

腐败代理商:(根本没有查)是的,无论如何,你去卖好了。

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防止那个代理商 ─ 比如说他只有1百万的IBM 股票,承诺卖给5个不同的对冲基金。而且不仅是代理商可以把他们根本没有的股票借贷出去,另外这个系统还有一个漏洞,就是允许对冲基金在卖这些股票时,交付买者一种叫“我欠你”(IOU)的债券,而不是真正的股份。股票在卖出后而没有被交付,被称作“失效”或“交付无效”- 而且没有法律或规则来防止发生。这就特别像是:漏洞把伪造股票合法化了。替代真正股票,这个系统可以被感染上“无效”,幽灵式“我欠你”债券,而不是真正的资产。

如果你的股票付分红,你可以从你的分红支票上看到那些股份是实际的股份。

如果你看到有一行写道“PIL” ─ 意思是分红的“代通知金”(Payment in Lieu)─ 你买的股票其实从未交付给你。但事实上你拿到了分红。这就是犯罪的证据:这个伪造手段对对冲基金,银行,和代理商来说非常有利可图,甚至他们愿意为“不存在”的股份分红。“他们支付分红,而没有受到任何抱怨。”苏珊·廷巴则说道,她是DTC的经济学家,“他们在其它地方赚了钱。”

苏珊是第一批发现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人。1993年时,有一批公司转帐经纪人找到她提起诉讼,转帐经纪人是那些记录谁拥有某个法人股票的人,目的是为了法人选举时的投票。“这些经济人注意到的是:当选举结果公布时,他们发现投票数多于实际的股份数量。”苏珊说道。换句话说,经纪人代表的公司,一百万的股份来投票选举管理成员时,却报告了1.3 百万的投票记录 ─ 表面上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分析了问题以后.苏珊得出了一个丑陋的结论:沽空造成的事实是两个人觉得是同时拥有同一股份.魔鬼对冲基金X从“无知觉的苯子A”那里借了100股,然后把它们卖给“无知觉的苯子B”─ 从来不知道是否拿到了股份:在这样下:两个笨自就都以为自己拥有了股份和投票权。“沽空没有股份所有权的会计记帐”,苏珊说道,“因为如此,同样的股份就会多人有所有权。”

苏珊的观察证实是有预兆的。2005 年,一个商业集团联系了证券转让协会对那一年的341个股份持有人投票进行了分析  ─ 发现了每一个都是投票数大于实际股数的。这方面的专家控告说这个系统让法人选举变成滑稽性的欺骗:在一个所谓的“空股投票”程序中,任何人都可以短期借来巨额数量的股份来影响法人选举,特别是在重要的公司兼并和管理层选举前,行使他们的投票权力,然后在选举后把股份退回。滑稽的是,因为你只是“借”,而不是购买那些股份,你可以有效且免费地“购买”法人选举权。

回到1993年,“无股投票”好像还只是由于好奇心,结果也不被看作欺骗,而是簿记错误。但是苏珊认识到了更广泛的含意:因为对沽空缺少硬性规则来迫使实际股份被交付,使得一些无耻的交易员可以操纵法人投票,也可以让他们用通过卖出他们根本没有的股份的手段,来操纵股价。她警告了她的老板有关这个系统的漏洞,会使有组织的伪造变成现实。

“我亲自去了信托公司并向高层介绍了这个问题。”她回忆到,“他们的态度是‘我们的交易量太大了’”。用另外句话讲就是,这个问题只代表了信托公司每年经手的交易量的很小一部分 ─ 每年的1.8千万亿交易量,查不多是全球GDP的30倍 ─ 所以没必要担心。

直到10年以后,当苏珊有机会和一个被沽空者打击的某公司律师代表会谈时,她才明白信托公司外面的人已经控制了这个金融大规模杀伤武器。“好像是有人已经搞明白如何瞄准和射击那个死了的星球一样,像在星球大战里似的。”她说道。他们所“搞明白”的,就是“无货沽空”骗局的早期版本,而后来使用这个骗局打倒了贝尔和李门。

thesunl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