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unlover 的个人文集   修改文集名字    文苑首页
 
【伊甸文库】
   
 
标 签  文集首页
主人:thesunlover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快速链接
搜索
  

好友文集

[转载] 血色孟买 — 漫谈印度百年近代史

血色孟买——漫谈印度百年近代史

沙梨熊/creaders


时值岁末年关,又到了小熊强帖贺岁的时间了。小熊是天蝎座的,有美女说天蝎座的男人应该有专情,善良,单纯的性格。美女说的话一定是对的。所以,小熊决定从此告别情色的话题,怀着一颗圣徒般虔诚的心,改写严肃的主题。出个文明古国近代史系列的长贴,预备分四期,这周是第一篇《血色孟买》。

第一章、风乍起时

所有东方文明古国近代史的开端,其实都差不多。无非是东方老大帝国在西方炮舰轰击下,电光火石之间,两种文明开始了痛苦的碰撞。然后就是痛定思痛,开始自我检讨,也许向外寻找治病的良药,也许从内发掘古老秘方,或者内服外治,二者兼而有之。印度也是如此,先从宗教改革开始,从泰戈尔老爸的梵社开始,到雅利安社,罗摩社,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到了要求政治革新的国大党出现。

国大党的出现,于三个人有着密切关系。前两个是印度人,一个叫瑙罗吉,一个叫班纳吉。为了行文方便,姑且称前者为老吉,后者为小吉。两人的出身背景,刚好是人生命运的两极。老吉出生在孟买一个拜火教士的家庭,他的人生异常顺遂,良好的教育,留英的背景,议员的身份确保他成为当时本土上层精英的代表,而小吉的人生就灰暗了许多,他出生在孟加拉邦一个普通婆罗门家族,成年之后,赴英参加高等文官考试,但因为英国人修改了考生年龄限制而落选,虽然后来经过不断申述,被补用为一个县的副治安官,但没多久还是因年资问题被罢黜,行政官既然无望,于是转而想去投考法官。结果又被拒绝。最后也是最老套的桥段出现了,一个好公务员的苗子消失,而一个体制外抗争的领袖人物出现了!

还有一个关键人物是个英国人,休谟,一个英印当局退休的高级文官,同时也是一个英国自由派人士。他向来认为所有问题,都是英印朝野双方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因此主张建立双方之间联系的管道,经过与大,小吉的多次协商,终于在19世纪80年代,国大党应运而生。

起初十年,风平浪静,朝野一直都有良性的互动。但随着党势扩容,国大党内部开始慢慢显现派系的分野。围绕两个中生代的代表人物,提拉克和郭克雷,国大党分成了激进和温和两派。这二位其实是老乡,都是马哈拉施特拉邦人。郭克雷主张与殖民当局对话,走议会路线,是国大党里的主流温和派。提拉克可就不同了,他主张走街头群众路线,要求尽快实现自治,并且以印度本土英雄,当年反抗莫卧儿入侵的希瓦吉大帝为号召,鼓动青年激进分子进行暴力抗英的活动。

二者角力,外部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1905年,随着当时的总督寇松宣布要把孟加拉邦一分为二,把东部划分给英国人信赖的穆斯林掌握时,形势慢慢开始变得对提拉克有利起来。围绕反分割案,激进派开始向党内温和派发难,以至于在一次年会上,两派大打出手,温和派自然打不过暴力份子,于是叫来英国警察,两派至此分裂。英国当局自然不会错过天赐良机,就势把激进分子或抓或关,剩下的漏网之鱼,也只能纷纷流亡海外。

在国内提拉克入狱,郭克雷辛苦整理党务的时刻。一个普通的激进流亡者,在海外流亡过程中,不经意间为印度民族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这位仁兄,名叫达斯。他化装成和尚逃出印度,经日本前往美洲。在东京逗留期间,联络在日印人举行纪念希瓦吉的大会。碰巧会说梵语的苏曼殊也在场,一来二去就介绍给同盟会大佬章太炎认识,经过一通连比划带猜的英,日语交流,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拨人由此定交。章太炎认定所谓希瓦吉就是有印度版的朱元璋,由此一路推论,印度之所以会沦于英国之手,根子就在当年莫卧儿蛮族入侵,和满清猾夏是同一个道理。这时另一个理论大师刘师培又跳了出来,引申发挥,不光是中印,还有埃及也是先被土耳其侵略,才败于英法,菲律宾是先亡给西班牙,后来才被美国捡了漏,如此等等。越说越投机,两国乱党于是决定建立跨国联合组织---亚洲和亲会(也有翻译作亚洲博爱兄弟会的)。

接着这位在同盟会汉文文献里被称作“带君”的达斯先生,前往美国入伯克利分校,也不好好读书,顺着美洲洪门致公堂的关系,被安插到加拿大出入境事务处,专门负责从印度招募骨干分子,然后送去美国参加国民警卫队,接受美国免费军训。后来又游历欧洲,更是愈发出息了,又和爱尔兰新芬党找到了共同语言,并沿着这条线打通了朝向柏林的道路。回到美国,已经是一战了,于是接受德国援助,军火,爆炸物,什么危险玩什么。最后和旧金山的德国领事策划在美洲本土搞反英暴动。被捕,判了几年。美国也是一片神奇的大陆,这种两劳释放人员,出狱之后本该控制使用,不知怎地,又被他混进大学校园,摇身一变成了教授,开始搞文化基金会,一直资助印度海内外的民粹事业。

除了上面这位印度海外民粹运动的奠基人达斯先生之外,还要提上一提的是印度日后极左和极右两翼的开山宗师。说到底,这两位其实系出同源。左翼的罗易,一开始就是跟着达斯先生混饭吃的马仔之一,从孟加拉到美国,再到联络德国,一直都有他一份。直到美国那次大逮捕之后,被抓坐牢的一批就是日后的右翼,罗易这批由德国安排逃入墨西哥游击队控制区。一战结束,金马克贬值,卢布升值,随之就是墨共创立。罗易一路到了莫斯科,然后供职于中亚局,最后成为印共教父,他和中国其实也有渊源,汪精卫就是看了他给的五月来信,才下了武汉分共的决心。

还有一位右翼宗师,萨瓦卡,马哈拉施特拉邦人。父亲死于十九世纪末的一场大鼠疫。在那场黑死病恐怖中,少年丧父的他目睹提拉克作为志愿者首领积极开展救护活动,于是决定追随提拉克,就像热爱自己的父亲一样。随着提拉克被捕。萨瓦卡愈加激进,决意报复,开始安排了一系列暗杀,暴力行动,失败被捕,从流放地荒凉海岛,到坚壁深严的监狱,狱中的他开始整理监狱图书馆的藏书,并教授犯人们文化知识,剧情发展的就好像《肖生克的救赎》一般。在漫长的黑牢时光中,他的思想体系开始成型,秉承达斯先生教导,高举攘英必先倒穆的旗帜,他成为了日后印度本土教会的精神领袖!

大致说完海外这几位之后,再把目光投回次大陆。一战前后,由于国大党内两派分裂,因此党势不振,很难给英印当局添堵。这就急坏了一位女士。贝桑特夫人,一位来自于爱尔兰的传教士。历史警醒世人,凡是爱尔兰人踏上任何一块英属殖民地,英格兰人的太平日子就算到头了。经过这位女士的大力斡旋,国大党两派在勒克瑙城召开大会,刚出狱的提拉克和郭克雷握手言和。为了表示团结诚意,也是彼此的谦让制衡,党主席一职由贝桑特夫人担任。国大党开始全力为一战后的新局面积蓄力量!

第二章、王者归来

一战之后,整个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在次大陆,战前英国许愿的自治领待遇并没有如期降临,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摆在了国大党面前。党的第一代精英领导层普遍在19世纪80年代出道,经过四十年浮沉,临近20世纪20年代,这拨人基本接近人生的暮年。于是国大党第二代接班人选也就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在此时一个从南非归来的中年律师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甘地,一个小土邦宰相的儿子,如同当时所有的上层精英一般,在英国完成了高等教育,并顺利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律师。后来应一个穆斯林商人邀请,前往南非担任商业法律顾问。期间成为当地印侨领袖。他主张走的非暴力抗争路线,深受国大党本部温和派领袖郭克雷的赏识。两人长期保持着亲密通信联络。在信中,甘地称呼郭克雷“像恒河之水一般,大气磅礴,让人不禁想要亲近”,终于在甘地刚过不惑之年,被郭克雷召回印度,预备作为自己的接班人选加以栽培。但不知是不是天意弄人,郭克雷还没为他安排好一切,就先自己转世去了。国大党党权转入激进派的提拉克之手。不过这也难不住甘地,在他的日记中“如同喜马拉雅山一般高耸巍峨,使人仰之弥高”的尊者适时出现了。自然光有言语上的表态是不够的,还得表现出工作上的能力,才能让领袖满意。恰好其时爆发了阿姆利泽事件,当局出示的事后调查报告一如既往的含糊其辞。国大党于是决定组成自己的独立调查委员会。甘地是律师出身,这样的维权官司对他而言正好一展所长。于是提拉克对他的观感也随之水涨船高起来。

时隔不久,提拉克也升仙去了,甘地循例站到了台前。但身为一个海归的伞兵司令,能不能坐稳这个位置,那还得看他个人的能力。作为一个出身于传统商业种姓家族,并且有着丰富经验的政治家,甘地很清楚,能不能获得国大党传统金主们的支持,对他才是最大的考验。当时的印度,刚经历过一战,本土资本通过钻战争时期外资退出本土市场的空子,获得了空前发展。其中的代表莫过于钢铁与棉纺工业。甘地为了金主们的利益,决意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通过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运动。为像本土钢铁巨头塔塔,棉纺大王比拉尔这样的国大党金主们谋求最大商业利益。自然运动也顺便打上谋求自治,甚至独立这样的政治标签。为经济利益打政治牌,是成熟政治家的一贯手段。

也是该英国人倒霉,碰巧战后那几年由于对土耳其苏丹,也就是全世界逊尼派穆斯林的共主---哈里发处置失当。激怒了一贯与英国殖民当局合作无间的印度穆斯林联盟。于是破天荒的出现了两面夹攻殖民当局的政治态势。当局最后被迫与甘地妥协,秘密划定了英印之间的主要商品生产比例与市场占有率配额。计议已定,甘地借口一个突发性暴力事件,顺势终结了不合作运动。当然为了安抚党内真正谋求独立的激进派,甘地自愿要求殖民当局逮捕他,作为一种给激进派的交代。虽然人在狱中,但甘地掌握的基金会很快就收到了金主们汇来的上千万卢比的政治献金。至此国大党的财政命脉完全掌握到了甘地手中。

过不几年,甘地不出意外的以盲肠炎为借口保外就医。进入三十年代,随着英国进行宪政改革,开放省一级政权的风声日近。甘地决定开展第二次文明不服从运动。这次的目的是为党内有志于参选的政客们谋求最大利益。但这次是以经济牌先行。口号是反对当局的食盐专卖政策。最高潮是抢占一个盐场的文明抗争,自然当局出动了军警,但诡异的是一个平时鸟不拉屎的盐场附近,在发生流血事件的同一时刻,居然会出现大批美国记者,第二天全世界舆论自然一片哗然。

事发后,英国承受不住舆论压力,于是在伦敦召开圆桌会议,被迫邀请国大党参加,甘地事先拟定的未来殖民地地方政府选举办法,自然而然的就放在了英国人面前。英国也不愧是老于谈判的高手,也做出了相应对策。甘地的建议一切都可以商量,但在选区分配上,要为印度的贱民们单独划定选区。这下轮到甘地方面着急了,如果没了贱民们的选票,那在未来的选举中,单凭人数,国大党上层保守精英们不一定能斗得过的党内中下级激进派。于是甘地高调宣布要绝食至死来反对英国分裂印度人民的图谋。接下来的剧情,再老套不过,贱民们一听说领袖忧国忧民的吃不下饭了,立刻感动的不行。坚决抵制英国人划给自己等级的单独选区。英国一看,这些人没得救了。算了,提案搁置。甘地又赢了一局。第二次不合作运动随着印度政府组织法的出笼而告结束。食盐仍然专卖,贱民依旧无权,独立遥遥无期,国大党上层也不出意外的在接下来的大选中大获全胜。

经过十余年间的两次不合作运动,甘地在国大党内的地位再也无人可以撼动。就在此时甘地宣布卸任党主席,而且自愿退出国大党,说是为了党内更多的年轻人让路。当然对一个控制了党内竞选资金分配和选举人党内提名资格确定的领袖。几个世俗的头衔自然不再那么重要。在甘地最后一次作为领袖主持的年会上,甘地独自缓步先行退场,与国大党做隆重告别。全场党代表起立目送他离去的背影,一片不舍,哀伤的情绪笼罩着整个会场。整场圣雄秀达到了最高潮!

第三章、左右互搏

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大党进入了没有甘地的甘地时代。党内此刻角逐未来领袖接班人的斗争进入白热化。最被看好的两个人,正是原先甘地的左右手。左手边这位叫做尼赫鲁,他是一个标准的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大少爷。尼赫鲁家族是当时印度最有名红顶商人,他的父亲老尼赫鲁是国大党长期以来最重要的金主之一。尼赫鲁和当时所有贵族子弟一样,从小留学英伦,不过可能是受当时欧洲左翼思潮影响,他的政治思维比较倾向苏俄,也去访问过莫斯科。回到次大陆之后,顺利成长为国大党内的未来之星,属于党内中左翼的代表人物。

还有一位鲍斯,来自于最具反抗精神的策源地---孟加拉。年轻时也曾去英国参加过高等文官考试。并以第四名的成绩顺利通过。用中国人的话说他是真正的二甲第一名传胪出身。不过最后他毅然放弃官位,回到印度,加入国大党。从家乡孟加拉的地方党部开始,一步步走进国大党权力中枢。他的政治取向相对的比较倾慕当时欧洲正在崛起的德国,属于党内中右翼的代表人物。

至于党外,政治光谱的两极。极左的印共在罗易的带领和苏联支持下,走中国式道路,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大党,预备借鸡生蛋。在国大党内的斗争中,是尼赫鲁的天然同盟军。还有一极;民族主义势力在一个医生带领下,模仿当时的德国创建了自己的组织--国民志愿团(简称为RSS)。领袖海德格瓦大夫来自于当时由穆斯林王公控制的海德拉巴邦,身为一个倍受压迫的纯正印度人,反穆是他一以贯之的不变主题。他还有个帮手,理论大师戈尔瓦卡,这位是动物学家出身的老兄,也是印度民粹主义理论的奠基人。这股势力是鲍斯在党外的重要奥援。

尼,鲍二位早先都做过甘地的助理,然后先后担任过国大党的秘书长,再都先后成为国大党的执行主席。甘地对他们向来是一碗水端平。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政治这回事最后总是要分胜负的。凭借自身家族庞大的资金实力,人脉基础,眼看要率先撞线的是尼赫鲁。鲍斯自然不甘心功亏一篑。于是在一次党主席的选举上,一反常态,明确决绝了老师甘地指定的人选(原本两边是轮流担任,人选都由甘地事先拟定,作为平衡)。谋求由自己连任。靠着党内外激进派的支持,鲍斯胜选了。这自然惹恼了甘地,于是指示所有中执委集体请假,导致国大党正常党务工作无法开展。一招搁车计,也算是师徒决裂前,老师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政治课。从此被迫下课的鲍斯一派与国大党中央主流派渐行渐远。

二战开始,在甘,尼中左翼主流派的操控下,围绕参战问题预备开展第三次不合作运动,预备压迫英国当局做出更大的政治让步,运动的高潮是在日本在东南亚势力达到巅峰的时期,但随着中美远征军入印,“八月革命”就像昙花一般,匆匆而过。至于右翼,在鲍斯带领下,希望德国势力能够南下印度洋,帮雅利安兄弟一把,先到柏林,元首无力东顾,于是用潜艇送他去日本,接受了日本在东南亚俘虏的英军中的印度军人,组成国民军,预备打回印度老家。没想到日军也到了强弩之末。鲍斯的最后结局是在台湾上空坠机而死。

二战后,印巴分治。甘地因为在分治过程中一味为了国大党上层利益,无视印度人的民族感情,偏袒巴基斯坦,最后被RSS的成员刺杀。刺客在法庭上说的明白,他曾经把甘地当作是印度的父亲,但是他这次刺杀甘地,是因为这位所谓的父亲已经背叛了祖国母亲,转而成为了巴基斯坦的父亲。尼赫鲁接盘以后借刺杀案打压了右翼,又初步稳定了国民经济,对外与南联盟,埃及发起了不结盟运动,从没牙的老虎葡萄牙手里收回了果阿,一时间风光无限,印度历史进入了尼赫鲁时代。

第四章、女人天下

与他的老师比较起来,尼赫鲁并不是一个有着非凡能力的政治家,尤其是在印中战争失败之后,独立初期那几年累积起来的那点威望也越来越受到来自党内异己势力的质疑。古人云;人人都说神仙好,妻子儿女忘不了。尼赫鲁也不能免俗。在一次小中风之后,他就开始为自己的女儿英吉拉接班开始布局。首先祭出党政分家的法宝,逼退在政府内部任职,以德赛为首党内元老派们,然后调动地方帮的首席部长们入阁拱卫自己的家族权利。完成这些动作,也到了他自己升仙的时候了。又经过一个因心脏病突发而亡的短暂过渡性人物之后,公主英吉拉顺利成为了印度第三任总理。

英吉拉,一个真正的印度铁娘子。在即位之初,面对的困局其实是她父亲一早为她埋下的。党内主流派系一是当年党政分拆之后,元老们的党务组织派,还有就是由部长们构成的辛迪加派。不论是旧敌还是父亲提拔过新贵,此刻都已尾大不掉,敢于和英吉拉叫板。怎么办呢?必须要向党外寻求政治支援。英吉拉决定走中左亲苏路线,并通过农业绿色革命和银行国有政策,向社会上的穷人群体释放资源,寻求选票支持。结果这招很有效,有了穷人票和卢布票,清党行动异常顺利,老天似乎也帮忙,70年代初的第三次印巴战争让铁娘子大出风头。但在政治威望达到巅峰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开始。

70年代中后期,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印度经济形式也是急转直下。反对派们的机会来了。突发事件也如期而至。古吉拉特邦工程学院宣布提高大学生的伙食费,几个卢比的咖喱催发了学运,接下来几乎所有的政治反对派都卷入其中。最主要的有被英吉拉清出去的原国大党元老组织派,不喜欢银行国有的原国大党自由经济派,反对激进农村变革的原国大党温和社会派,还有就是从印共主流(俄)派里分离出来的极左派;印马列和毛主义,最后是被他们父女世俗,团结政策打压了三十年的右翼家族联盟(原RSS)。形形色色的反对派集合在社会派大佬,尼赫鲁的老战友,英吉拉叔伯辈的JP纳拉扬周围,一块以纳拉扬名字缩写字母命名的“JP运动”在全国展开!

运动过程自然波澜壮阔,从对国大党的贪腐,到英吉拉个人议员资格的质疑抗议,无日不有。百万人聚集的大场面,在首都新德里司空见惯。到了最高潮5,6月间,纳拉扬号召全国军警站到人民这边来,不要再支持英吉拉的不合法政府,国大党内以谢卡尔为首的少壮派们,瞅准时机也开始逼宫,向英吉拉发难。一般人到了这种时刻,基本就算完了。可偏偏英吉拉不是个愿意向命运屈服的人。断然下令在最高法院就她合法地位表决的前夜,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取缔一切反对党,封杀异议媒体,逮捕所有异见份子。纳拉扬们本因为持有军警不干政,善意中立的承诺而有恃无恐。不成想,英吉拉这次调动的是与尼赫鲁家族有着密切关系的印藏边境特种部队(也就是当年穷困来投的藏军)。反对派们一下子猝不及防,6月26日于是就成了印度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天。

当然光有武功还不够,相应的文治配套工作也要做好。紧急状态的第四天,英吉拉就公布了政府深化经济改革的20点方案,英吉拉相信只要让最广大的社会底层群体有口饭吃,国大党的江山就稳如磐石。之后几年的经济情势果然有很大好转,于是英吉拉决定提前大选,一来她对自己的人民有坚定信心,二来希望通过提前大选,让刚出狱的反对派们无从准备。但这次她失算了。所有蹲过苦窑的派系,无论左右全都恨透了她,决定摒除之间所有成见,合力对付英吉拉这个大敌。他们联合组党,并以纳拉扬为精神领袖全力投入选战。主打目标很明确,就是英吉拉的小儿子,民愤极大的桑贾伊。这位阿斗负责国大党的青年工作,想当年为了配合母亲的20点计划,他也搞了个4点计划,计生让数百万印度人断子绝孙,拆违把70万居民从新德里的家中赶了出去,植树在农村造成饥荒,废除女性陪嫁,让所有适龄男青年心怀不满。反对派的策略果然奏效,再加上这次像印共毛,RSS这样的左右翼暴力分子携手做好了文攻武卫的万全准备,紧急状态也施展不出来了。英吉拉只好鞠躬下台。印度完成了自独立以来的第一次政党轮替。

但即便下台后被对手以贪腐的罪名投入监狱,英吉拉也不放弃希望。一面通过媒体把自己打造成政治受难者,以期唤起昔日选民的悲情,一面静待对手犯错。果不其然,人么,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大敌一去,执政联盟内部意见分起,德赛,辛格先后出任总理,也摆不平内部纷争。联盟内部四分五裂。一个任期结束,进入80年代,英吉拉纠合旧部卷土重来,再度出任印度总理。但在大位稳固之后,尼赫鲁家族的悲剧宿命却拉开了序幕!

第五章、暴雨将至

首先,英吉拉一直以来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小儿子桑贾伊在刚当上国大党总书记不久,就死于一场意外空难。英吉拉白发人送黑发人,又需要面对新的难题。家族内部风波骤起,新继承人大儿子拉吉夫碰到了小儿子遗孀玛尼卡的强劲挑战。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婆婆最后不得不忍痛清理门户,把小儿媳妇和小孙子踢出局。这个葫芦按下去,外头又起了瓢。锡克人开始叛乱,镇压行动过后,刺客就接踵而至,一代女皇,最后的结局竟是被自己身边的锡克族保镖暗杀,身中30多枪,死在了大儿媳妇索尼娅的怀里。

继承人拉吉夫也算个不走运的人,虽然在母亲去世后,以哀兵的姿态获得全国选民的空前支持,赢得了大选,成为有史以来最高票当选的总理。上任后也力行新政,标榜清廉治国的理念。但是真要做到又谈何容易。最错的是他手下的财政部长VP辛格真的要这么做,大力查处政商勾结,甚至委托美国私人侦探机构彻查国大党内腐败政客的海外账户,国大党已经是个百年老店了,这种搞法无异于自杀。党内反对声浪骤起。于是年轻的总理被迫把辛格调去担任国防部长。但这位反腐英雄还不消停,开始调查国防部的外交军购弊案,最后即便是拉吉夫也保不住他了,被国大党开除出党了事。这就给了党外反对派联盟以机会,他们就像当年拥护纳拉扬反对英吉拉一样,这次拥戴这位清流领袖VP辛格为新的旗帜,在接下来的大选中向国大党发难。弊案缠身的国大党和拉吉夫被迫下野,辛格成为了印度新总理。

80年代末的印度,除了反对党联盟再度与国大党完成了政权轮替之外。一股新的力量的崛起,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就是在原RSS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印度人民党(简称BJP)。很多印度中产精英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在经济持续走好,国内政治稳步向前,一片歌舞升平的情况下,极右翼会突然崛起,成为能与国大党对峙的政治一极?这就需要分析BJP崛起的历史机遇,其实这个机会是国大党自己送给BJP的。想当初印度自独立以后,RSS的基本盘一直只有三种人,一是大学中部分知识精英,他们的政治诉求是印度人自己的民族国家,二是乡村里极端虔诚的印度教徒,人数也不算多,第三就是印巴分之后逃入印度的难民,以旁遮普人为最多,大多住在难民营里。有基本盘的利弊其实都很明显。好处就是这批人,打死都会投右翼的票,坏处呢,这批人都不代表社会主流价值,所谓主流价值是指中产阶级向往的西式生活和广大小老百姓渴望的安居乐业的小日子。右翼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这种恐怖的“三个一工程”吓也把选民吓走了。所以一直以来右翼在议会里的席位都是可以算出来的,一定有但一定不多。

但是拉吉夫主政时期,犯了个大错误,拟定了给贱民等级分配更多政府工作岗位配额的曼德尔计划。为明确概念,先简单介绍一下印度的种姓制度。拿最主要的5等级婚姻举个例子,例如,身为将门之后,也就是属于刹帝利阶层的郭靖,他要是娶伯父杨铁心的干女儿穆念慈,这就是门当户对的婚姻,要是娶了吠舍等级的,也就是渔民的女儿黄蓉,档次就明显下降,娶异族的华筝,就属于和首陀罗的,不被祝福的姻缘。再如两个女儿的婚事,郭芙嫁给契丹的耶律齐,生出来的孩子就是贱民,即所谓的不可接触者。郭襄就不同了,峨嵋尼姑属于宗教祭司,标准的婆罗门,谁娶她都是高攀。

以此类推,国大党之所以要给占人口15%的贱民(郭芙的后代们)等级以更多的政府保留职位,自然是为了选票。但这就触动别的阶层的利益。假设有A,B两种政府(优缺与普通)职位,却有甲乙丙三类出身的年轻人来报考,那么按常理,出身于中上层精英的孩子照例可以获取A类职位,余下的B缺由乙丙两类社会中下层的青年来竞争。但国大党的计划一旦实施,相当于把B缺里的大部分配额拿出来,让丙类人群,也就是老少边穷地域的穷孩子们单独招考。通过优惠政策换取最低等级的支持。那作为城市普通人和乡村富中农的后代,乙类人群明显的被边缘化了,也就是所谓的两头不靠岸。大批刹帝利,吠舍出身的青年仕途无望,于是BJP就乘势而起,从原本的大学,寺庙,难民营扩张到社会基本面上,能够把大批城乡小业主,小地产主,自由职业者以及他们的子弟团结在自己藏红花旗下。民粹的春天来到了!

光有有利的政治形势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领袖人物和完备的组织建设。BJP向来不缺人才。文武两位领袖如期而至。文有诗人出身的瓦杰帕伊,能在议会的讲堂上滔滔雄辩,武有律师出身的阿德瓦尼,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至于组织建设,印度极右翼经过多年发展,大体建制是这样的,泛称叫做家族联盟,旗下包括世界印度教大会(VHP),属于宗教,文化性团体,主要负责海外资金募集,传统文化传播,以及对西方国家作院外活动,国民志愿团(RSS),家族核心,属于社会服务性团体,负责社区公益活动,慈善事业,民间司法援助,教育普及等等,印度人民党(BJP),这就不用说了,议会选举这一块是他们的主战场,还有就是青年民兵组织---神猴军(Hanuman ),以传说中罗摩大神身边的神猴将军哈奴曼命名(据说就是孙悟空的原型)。

有势,有人,还得有运气。蒙罗摩大神保佑,运气也悄然降临,虽然事件的开始有那么点无厘头。在拉吉夫执政时期,有一起普通的穆斯林休妻案,被休的女人向法院申请男方付赡养费。法院根据世俗法也这么判了。但是这就惹恼了正统穆斯林势力,向政府施压,拉吉夫为了息事宁人,驳回了法院判决。BJP一看时机到了,就在议会里发难,指斥拉吉夫违背了法律公平的原则云云。拉吉夫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为了安抚这一头,又同意开放被封闭了多年的,既是传说中印度教主神罗摩的诞生地,现如今又是一处清真寺所在地的阿约提亚争议地区,准许双方都能到那朝拜。这就等于打来了潘朵拉的匣子。

时间进入到90年代初,随着拉吉夫在一次竞选活动中被南部的泰米尔猛虎组织刺杀,国大党进入调整期,印度政治舞台上的主角换成了中间联盟和体制外的BJP。阿德瓦尼大概受了当时一部正在热映电视连续剧《罗摩衍那》的启发,找了一辆卡车装饰成电视剧中罗摩战车的模样,然后手持一把据说是罗摩使用过的弓箭,号召所有的党徒,人手一块砖头,集体前往阿约提亚,重建当年被莫卧儿人拆毁的神庙,恢复罗摩盛世!总理VP辛格一看,这要出事。立刻在途中逮捕了阿德瓦尼,瓦杰帕伊于是在议会发动倒阁,重新大选的结果,BJP赢得了最多的席位,但是还不够单独组阁。代表中产阶级的中间联盟宁肯与国大党合作,拉奥政府上场。过了两年,阿德瓦尼出狱,再次启动进军计划,这次去了60万人,终于把那座清真寺拆了,等到再次大选,BJP的瓦杰帕伊成为了印度总理。但这只是开始!

从九十年代开始,印度的政治格局进入两头大中间多的三角时期,国大党和人民党虽在议会下院也就是人民院各占有170个左右的席位,但相对于500余席的议会总席位,要取得能够组阁所需的过半席位,都需要和若干由地方性小党所组成的中间势力结成执政联盟。其中BJP的领袖瓦杰帕伊总共担任过三次总理,第一次由于中间联盟反水,未能通过信任投票。有意思的是中间联盟也迟迟不能推出自己的总理人选,先推出的一位高达,由于坚持彻查国大党的腐败弊案,被迫下台。结果由古杰拉尔代替了总理职位。古杰拉尔是个很有趣的人物。此君10岁就参加独立运动,并且以被英国警察叔叔当街暴打而出名。成年后先后在拉合尔医学院和新德里大学拿下了医学和文学双博士学位。号称是国大党内学历最高的明日之星。此后一路追随英吉拉。但是在七十年代的JP运动中,由于同情反对党联盟,身为内政部长却拒不执行英吉拉的紧急状态政策,被踢出国大党。此后一直在议会浮沉。这次当选更具戏剧性。议会连夜闭门会议,此君由于熬不住困,在一边打盹。等他被人摇醒,已被推举为总理。是个标准的福将。

再过一届,瓦杰帕伊率领更加成熟的BJP卷土重来。提出了“要芯片不要薯片”的竞选口号。并在议会中联合了像湿婆军这样的极端党派组成竞选联盟,获得了胜利。而且藉由印巴边境战争,连选连任。虽然04年国大党在一个外国女人的带领下攫取了政权,但是国大党真能守住政权吗?

第六章、血色孟买

今年初的恐怖袭击其实右翼重新上位的良好契机。先说恐怖分子发动袭击,为何选择在孟买火车站?这个火车站本由英国人修建,旧名维多利亚终点站(缩写为CST ),作为印度中央铁路公司总部,是印度最繁忙的火车站,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但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希瓦吉终点站,也就是在前面说过的那位当年抵抗莫卧儿王朝入侵的印度民族英雄。对印度的民族主义份子来说,这个火车站名具有指标性意义。

说起这个火车站的站名来历,里头还有个故事。话说这个火车站自建成之日起就一直沿用英女王的名字,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印度教传说中破坏神湿婆命名的极右翼党派--湿婆军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地方选举中获胜,才改用了希瓦吉这个更加本土化,政治指向性明确的名字。湿婆军的领袖萨克雷,本身也是个传奇人物。他出身于中下阶层家庭,年轻时所从事的职业,说出来更是出人意料,居然是个漫画家。因此他从不讳言自己少年清贫时的偶像,就是当年那个在维也纳穷困潦倒的街头画家阿道夫同志。大概是命运轮回,果不其然,凭借着自身能力,先是在报上为当地工人争取劳动利益,再借助打击印共控制了工会,然后创党,喊出了“孟买是孟买人的孟买”的竞选口号,最后获得了地方政权。并成为北方BJP重要政治同盟军。北神猴,南湿婆。这是印度穆斯林心中出了名的两大梦魇!

这次恐怖分子选择在希瓦吉终点站动手,一定是有针对性的。事发后湿婆军立刻在第一时间涌上街头,高唱那首著名的爱国歌曲《向祖国母亲致敬》(Vande Mataram ),这首歌其实也有来历,这是当年独立斗争中印度民族主义者最爱唱的一首战歌,但是独立后由于软弱的国大党政府要照顾穆斯林的感情,因此否决了这首歌成为印度国歌的提案。独立之后还不能大声唱出自己心中的歌,一直以来都是印度民族主义者心中的痛!一个由外国人带领的国大党,本来就饱受本土势力的质疑,再加上处理危机不利,今年5月的大选,恐怕是悬了。小熊敢用熊掌打赌,这次印度一定会是中右翼上台执政!

2 评论

请问,原贴来自何方?

xzhao2